第611章 宮里的水很深-第2/2页



按照常理,遺言的作用巨大。

皇太后雖然平時不管事,但是,她臨終前的愿望,只要不是摘星星或是撈月亮,老皇帝肯定會答應下來的。

親王的俸祿,每年一萬兩白銀,還有一萬斛祿米,雷打不動。

皇太后臨終進言后,老皇帝讓老五管理了鑲黃旗的三旗事,這可是實實在在的兵權啊!

客觀的說,在玉柱的幫襯之下,老五從來沒有缺過銀子。

但是,食親王雙俸的恩遇,確實是格外與眾不同的殊榮。

老五這是頭一次主持國喪,又是皇太后的舉哀喪儀,他自然是格外的慎重和認真,惟恐怠慢了待他甚好的皇祖母。

“十二弟,以你之見,當用何典?”老五盯著老十二,問舉哀的儀制。

老十二心里有數,這是他在專業領域里,重要地位的具體體現。

反正是國喪,花多少銀子,都不怕掏空了國庫和天子南庫。

“五哥,以小弟之見,大行皇太后的喪儀,應該格外的隆重。想當年,汗阿瑪即位之時,僅只八歲而已,多虧了大行皇太后的鼎力扶持。”老十二瞥了眼玉柱,就算只沖這小子的面子,他也必須說昧心話。

老皇帝八歲登基后,朝廷大權其實是太皇太后和四輔臣共同掌握的。

在順治爺的諸多皇子之中,太皇太后和老皇帝的關系,并非一開始就那么融洽的。

直到,順治爺染上了天花重病不起之后,太皇太后經過慎重的考慮,這才撇開了福全他們,單獨撫養了老皇帝。

說白了,其中的奧妙,顯然是幼主無法掌權,有利于太皇太后的抓權罷了。

俗話說的好,主少國疑。

太皇太后的搞法,和慈禧太后先選光緒,后選溥儀,如出一轍,本質都是想掌握權柄。

玉柱啥不明白?

太皇太后和鰲拜,才是真正的利益共同體。

結果,老皇帝瞞著太皇太后,以迅雷不及眼耳之勢,出其不意的擒下了鰲拜,提前拿到了親政大權。

見老五又看向了他,玉柱面色凝重的說:“五哥,事關重大,恐怕還需要找來禮部的人,好好的商議一番。”

有了玉柱和老十二的故意鋪墊,老五當即下令,去把禮部尚書和侍郎們,都請過來商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