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不辱反榮-第2/3页



“朕意已決,不必多言。”老皇帝下了決心后,一錘定音,再無更改的余地。

“老爺子,豈有弟子奪恩師之位的道理?”玉柱還想掙扎著,不肯就范。

老皇帝微微一笑,說:“湯炳適合做學問,就讓他接任禮部右侍郎兼翰林院掌院學士吧。”

玉柱心里明白,老皇帝這么做,看似增加了他的權勢。實際上,讓湯炳靠邊站了之后,反而剪了玉柱的羽翼,讓他的小派系少占了一個異常重要的位置。

官場上的占位置,并不是玉柱身上的兼職越多越好。而是,玉派小集團的人,各自站到實權的位置上。

必須承認,老皇帝的手段異常高明。

因為,大清會典里明文規定了,順天府尹只許一任,非特旨加恩不得連任。

滿打滿算,玉柱上任后,頂多當三年的府尹,就必須離任了。

一旦玉柱離任,順天府尹的寶座,必然會被安排給別的人。

這個帝王心術的套路,乾隆比康熙玩得更加的嫻熟。

和珅,和中堂的身上,有好幾十個兼職。但是,和黨的成員,卻沒有遍及朝野的要害位置。

乾隆始終牽著和珅的線,不讓其權勢過大,以免威脅到了皇權。

臨駕崩之前,乾隆也一直牢牢的掌握著朝廷的大權。

而和中堂,從來就不是掌握大政的權臣,而是乾隆的寵臣。

所以,嘉慶上臺后,殺和中堂,并不比殺一只雞更難。

反觀康熙擒鰲拜,那可是費了不少的心思和工夫啊!

多爾袞活著的時候,順治公開叫皇父攝政王,私下里喊汗阿瑪,舔得比誰都起勁兒。

所以,真正的權臣多爾袞死后,遭到了順治帝的徹底清算。

同理,萬歷都二十歲了,國家大權依舊把持在李太后、張居正和馮保的手心里,他豈能不暗恨于心?

張居正剛死不久,張家就被徹底的清算了。張家人,餓死的,上吊死的,慘況都被記入了史書。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這是一般政客的想法。

玉柱的心態甚佳,他是反其道而行的。

一言以蔽之,老皇帝想削弱玉黨小集團的時候,玉柱不僅不積極抵抗,反而索性躺平了。

這么一來,老皇帝就要念及玉柱的各種好處了。

一個巴掌拍不響!

廢太子和老皇帝之間,螺旋上升的權力斗爭,玉柱看得比誰都清楚。

越是加碼搞對抗,越要挨更重的狠錘,這便是老皇帝的脾氣。

從胤礽的兩次被廢,老大的被圈禁,老八的被徹底放棄,都證明了,玉柱沒有看錯老皇帝的習性。

一朝天子一朝臣。

康熙就是這么個脾氣,玉柱已經摸準了。

“我只干半年,可以不?”玉柱還是不肯就范,故意和老皇帝討價還價。

老皇帝被氣笑了,旁人是惟恐權柄不重,玉柱倒好,生怕事務太多,耽誤了享樂。

“甭想,三年一任,半天也不能少。”老皇帝較了真,玉柱也只得捏著鼻子認了。

消息傳開后,再無人敢輕視玉柱了。

表面上,玉柱從禮部尚書位置上,被拉了下來,大大的丟了面子。

實際上,玉柱兼任了正三品的順天府尹后,等于是軍政一把抓了。

在整個京城里,頭號大實權派,非玉柱莫屬。

玉柱還沒正式上任呢,孫承運就來找他了。

“弟弟,十好幾個開書寓的老板娘們,都托我給你遞個話。梳籠銀和贖身銀全免,花魁任你挑著包月或是包年,費用全免。”孫承運笑嘻嘻的說,“給我的遞話銀,每個老板娘一千兩,這個是老規矩了,不值一提。順帶著,我也沾了你的光,我去梳籠的話,不僅優先挑選,而且梳籠銀只收三成。”

玉柱心里明白,所謂的三成梳籠銀,不過是個名目罷了,實際是把黃花大姑娘,白送給孫承運破瓜了。

以前,玉柱剛任步軍統領的時候,知名的書寓老板娘,也有各種名目的效敬。

但是,那個時候的玉柱,只是掌握了治安上的傷害權而已,并沒有掌握開辦書寓的審批大權。

所以,送來的效敬大多是銀子罷了,沒人肯拿出所有花魁的梳籠權,來賄賂玉柱。

如今則迥然不同了,身兼順天府尹和步軍統領的玉柱,實質上,成了那些書寓老板娘的活祖宗。

只要想在京城里安穩的開書寓賺大錢,不管是個啥問題,絕無可能繞過玉柱這尊大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