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少冢宰-第2/3页



文選司,具體負責考察和推薦官員的提拔名單,職權極重,利益極大。

部下們都怕怠慢了玉柱,將來會被穿上小鞋,從而丟掉利益異常巨大的金缺。

在大清的官場上,官員的職務肥瘦,向來有金缺、銀缺、銅缺和鐵缺之分。

吏部文選司的司官職務,絕對屬于頂兒尖的頭等金缺,一旦被整了下臺,損失必定異常之慘重。

原本,玉柱來上任,應該帶上師爺周荃。

只可惜,周荃的父親,曾是廢太子安插在吏部文選司里的自己人。

受廢太子的牽連,周荃的父親死得慘不忍睹。

由于這一層瓜葛,玉柱就帶了文德納來上任。

文德納原本只是個九品筆貼式而已,因沒有任何靠山,前途一片灰暗。

這人吶,就是要跟對人,站到正確的隊伍里來,才能飛黃騰達。

自從文德納死心踏地的跟著玉柱之后,幾乎年年升官。

短短的八年間,文德納就由九品之微末小吏,晉升為正五品筆貼式了。

文德納升官之迅速,用坐火箭來形容,絕無夸張之意。

大清的筆貼式很多,但是,吏部左侍郎玉柱的專用筆貼式,卻僅有文德納一人而已。

套句現代語言,五品筆貼式文德納,柱爺之大秘也!

玉柱又不是官場上的菜瓜,他自然是懂規矩的。

豈有先接見部下,而后見頂頭上司之理。

所以,文德納就出來,拱了羅圈揖,十分客氣的說:“諸位仁兄,我家少冢宰說了,要先去拜見冢宰大人。實在是對不住了,請諸位明兒個早上再來吧?”

“嗻。”這是滿洲和蒙古的官員們。

“是。”這是漢官們。

按照慣例,對于官員們都是以別稱或雅稱為主,不能稱呼本官。

玉柱的部下們,若是公開稱呼玉柱為玉侍郎,則屬于極大的不敬,擎等著挨整吧。

在吏部內,滿漢兩位尚書,皆被稱為冢宰大人。

當然了,不同場合之下,對吏部尚書的稱呼,也有所不同。

總之,冢宰、太宰或是天官,都是吏部尚書的別稱。

以前,玉柱擔任兵部左侍郎的時候,部下們也一直稱其為少司馬。

現在嘛,少冢宰或小宰都是漢臣部下們對玉柱的別稱。至于,旗下官員們,則更習慣于稱呼柱爺。

畢竟,玉柱乃是今上正經的義子,旗下人家稱其為柱爺,才顯得尊重嘛。

但是,每個人的具體情況不同,稱呼也絕對不能錯亂。

只因,玉柱實在是太年輕了,加上小宰和小崽的音同,部下們除非是腦子進了水,才會以小宰來稱呼他。

對玉柱更文雅的別稱,則是紫微垣。

紫微垣,即左垣第三星,正好符合玉柱是吏部第三人的身份地位。

吏部左侍郎,經常要接見待考察的官員們,所以,玉柱的公事廳是個大套間。

最外邊是待客的場所,中間是用膳的花廳,擺了一張小圓桌,最里邊則是玉柱辦公的地點。

玉柱喝了半盞茶后,吳江從富寧安那邊回來了,扎千說:“回爺,天官富大人請您過一個時辰后,再過去相見。”

嗯,過一個時辰,也該下早衙了,富安寧這是有多不待見玉柱呢?

玉柱笑了笑,擺了擺手說:“把瓜子蜜餞都擺進花廳里,我料定,某人必定還會再來的。”

“嗻。”吳江心里非常有數,必是兼任文選司郎中的宗室,二等御前帶刀侍衛逢信。

宗室逢信的曾祖父,固山溫良貝子博和托,乃是饒余郡王阿巴泰的第二子。

巧合的是,逢信的叔曾祖父,便是安親王岳樂。

玉柱身上的兼職頗多,無論是領班御前大臣,還是吏部左侍郎,都是逢信的頂頭上司。

另外,提拔逢信為二等帶刀侍衛的時候,沒有玉柱的點頭,肯定是難以想象的事情。

不管與公還是與私,逢信都會單獨前來拜見玉柱。

果然,僅僅過了半盞茶的工夫,逢信真的來了。

“卑職請柱爺大安。”逢信雖然是宗室,卻至今無爵,見了玉柱這個今上的義子兼頂頭上司,他也要扎千請安,以表達尊敬之意。

玉柱很客氣的親手扶起了逢信,拉著他一起坐到了圓桌前。

上茶之后,逢信便小聲說:“柱爺,卑職冒昧前來,主要是想提醒您一件事。富尚書雖有大才,卻格外的小肚雞腸,特別愛記仇。”

當著三把手的面,說一把手的壞話,逢信這是想告訴玉柱,柱爺,我站您這一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