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慌什么?朕還沒死呢



“稟皇上,這且罷了,自有三司會審及議政王大臣們的公斷。只是,嗒爾當阿公然恐嚇奴才,說什么有朝一日,必斬了奴才的狗頭。”玉柱輕描淡寫的說了嗒爾當阿縱馬踩死兩人的罪過,卻濃墨重彩的強調了,嗒爾當阿當眾放的狂言。

等老十四登基之后,就斬了玉柱的狗頭!

嗒爾當阿的話,雖然沒說完,顯然是這個意思,只有大傻子才聽不出來。

老皇帝聽了之后,好半晌沒說話。

“皇上,奴才真的怕了,請辭步軍統領一職。”玉柱摘了頂戴,跪到老皇帝的腳邊,垂著頭,淚珠子卻一直往下滴。

“慌什么?朕還沒死呢。”康熙顯得很平靜,絲毫也沒有怒氣。

但是,站在一旁的魏珠,耳旁仿佛炸響了驚雷一般,情不自禁的屏住了呼吸。

不好,要出大事!

老皇帝還沒死,嗒爾當阿就敢當眾要挾玉柱,這是何等的猖狂?

再想深一層,若是無人給嗒爾當阿撐腰,他敢這么說么?

滿朝文武大臣,敢和老八、老九、老十和老十四硬碰硬的大臣,除了玉柱之外,還能有誰?

玉柱都被嚇退了,請問,今后誰還敢替老皇帝賣命?

時至今日,老皇帝就怕大臣們欺負他年老體衰,導致大權旁落。

如今,玉柱都被嚇哭了,主動提出退讓,康熙會是個啥感受?

“叫張廷玉。”

“嗻。”魏珠哈著腰,退了出去。

很快,張廷玉進來了,跪下行了大禮。

“衡臣,擬旨,著老十四替朕去奉天祭祀祖陵。”

“再擬一旨,著阿爾松阿,轉任福州將軍。”

嗒爾當阿的親哥哥,領侍衛內大臣阿爾松阿,從皇帝身邊的重臣,出京就任偏遠的福州將軍,這就是妥妥的貶謫了。

張廷玉有啥不明白的?

他悄悄的看了眼玉柱,唉,還在掉金豆子啊,顯見委屈的不行了。

直娘賊,玉柱也太會裝了吧?

偏偏,皇上就吃玉柱的那一套,張廷玉也沒轍啊!

張廷玉暗自搖頭不已,僅憑玉柱的一面之詞,老皇帝就作出了決斷,這也太過偏聽偏信了吧?

實際上,這才是玉柱的高明之處!

長期以來,無論大小事情,不管香的臭的,玉柱從不瞞著康熙。

也不怕康熙不愛聽,玉柱一直是有啥就說啥,還都是經得起考驗的實話。

人的思維,其實是有慣性的。

先入為主的固定思維,才是人之常情!

八年多來,康熙從懷疑,到半信半疑,再到深信不疑,已經形成了條件反射。

只要是玉柱說的,都是真話,康熙信得過他。

“著老四兼任領侍衛內大臣。”

康熙做了一連串的部署之后,最后吩咐張廷玉。

“衡臣,擬旨,復設直隸提督,著玉柱兼之。”

這是老皇帝的一貫作風了,打壓了潛在的敵人之后,就該獎賞自己人了。

直隸提督,直隸三萬綠營兵的最高武將,歸直隸總督節制。

康熙七年,老皇帝裁撤了直隸提督。

如今,為了安撫玉柱,老皇帝竟然因人設職,把如此要職,都賞給了他,可見信任之專?

只是,令張廷玉沒有想到的是,玉柱竟然拒絕了。

玉柱叩首道:“回皇上,京畿乃是腹心重地,朝廷的兵權豈可集于奴才一人之手?奴才萬萬不敢奉詔。”

張廷玉暗暗點頭,玉柱的腦子不是一般的清醒,哪怕告刁狀大獲成功,也沒有絲毫的驕狂,和不切實際的想法。

也許是玉柱的謙遜表現,令康熙感到滿意了,老皇帝又說:“既是如此,那你便署理正藍旗漢軍都統,不許再推辭了。”

“嗻。”這一次玉柱答應得很爽快,沒有繼續推辭了。

伺候在老皇帝的身邊,只須表明不貪權的態度即可,太過于謙遜,反而會畫蛇添足。

等張廷玉擬完了旨意后,康熙淡淡的吩咐他:“衡臣啊,明兒個,你去步軍衙門走一遭。嗒爾當阿病得不輕,去看看他吧。”

“微臣遵旨。”張廷玉暗暗嘆了口氣,嗒爾當阿根本沒病,老皇帝卻說他重病纏身,明擺著是活不成了。

康熙緩步走到玉柱的跟前,輕輕的踢了踢他的左臀,罵道:“還跪著干嘛?瞧你這么點小出息?這就要想打退堂鼓?哼,你是朕親手簡拔的心腹重臣,他們越是攻擊你,越說明你做得對。”

等玉柱起身后,康熙背著手,一邊拈動手里的小串佛珠,一邊氣定神閑的說:“衡臣,再擬一道旨意,玉柱之子軒玉,侍奉皇子讀書有功,賞爵阿思哈尼哈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