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來人,拿下-第2/3页



照道理,玉柱應該是到了長沙府外的接官亭前,才需當眾宣布旨意。

但是,玉柱沒那么多的時間,陪著官僚們兜圈子,繞彎子。

正式頒旨之后,玉柱便可名正言順的接管了湖南的軍政大權,這個才是重點。

“內閣奉上諭……”玉柱念完了任命他為偏沅巡撫的旨意,命人捧出吏部新鑄造的銀質大印。

完顏律和劉琳,都是老官場了,他們一看這方簇新的銀印,便知道了一件事:湖南的官場,即將發生大地震。

老官場們都知道,新任巡撫一般都是要從前任巡撫手里,接過官印。

若是朝廷新鑄了官印,則意味著,朝廷對湖南的官員們十分的不滿,暗示要大換血之意。

官面上的迎接程序,一項不落的做到了位之后,幾十名湖南的舉人,順勢圍住了玉柱。

“稟撫院大人,自湖廣分省之后,我湖南的士子們皆須趕赴武昌參加院試和鄉試,不僅路途遙遠,而且盤纏甚巨,令通省的讀書人苦不堪言吶。”

“是啊是啊,撫臺大人,您有所不知,我湖南全省的讀書人,苦武昌府久矣。”

玉柱聽了這話,不禁啼笑皆非。

原本,玉柱以為只是普通的鄉紳陳情而已。

卻不料,幾十名舉人老爺,竟然不約而同的朝他跪下了,并遞上了萬言的陳情書。

玉柱沒看陳情書,心里卻是早就明白了。

康熙三年,湖廣分省之后,整個湖廣的秀才和舉人名額,并未分省錄取,依舊混在一起錄中。

也就是說,偏沅和湖廣已經分為了兩省,但是偏沅的讀書人想考秀才或是舉人,卻都要去武昌府的湖廣貢院。

舉人們的陳情書,請求的事情,其實也很簡單。就是新建湖南貢院,申請朝廷派來湖南學政,讓全省的讀書人直接到長沙府參加考試。

只不過,在湖南人看起來理所當然的事情,到了玉柱手上,卻幾乎辦不下去。

要知道,玉柱是掌握兵權的巡撫,將來遲早要回任京城。

手里捏著精兵的玉柱,若是做了此等邀名之舉,萬一被湖南的讀書人稱頌為萬家生佛。

嘿嘿,康熙會怎么看他?

魚和熊掌,不可得兼。虛名和兵權,總要有所取舍。

只不過,玉柱心里明白是一回事,表面上,還是需要敷衍一番的。

即使辦不成此事,玉柱也不能惹火燒身。

若是讓湖南的讀書人,都以為,玉柱不肯出力相助,那就有大麻煩了。

所謂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

這個時代的輿論,其實掌握在讀書人的手心里。

所謂眾口鑠金,在讀書人的圈子里,口口相傳之下,即使是正人君子,也會變得奇臭無比。

玉柱不能妄圖虛名,可是,他的名聲太臭了,也會間接影響到康熙的看法。

得罪了讀書人的下場,看看攤丁入畝的雍正,還有啥不明白的?

玉柱剛進湖南的省界,就被舉人們圍住了。很顯然,此事的背后,必有整個湖南省的高官階層的支持。

說白了,如果沒有布政使完顏律的支持,舉人們別說圍住玉柱遞交陳情書了,連玉柱的面都見不到。

玉柱和顏悅色的安撫住了舉人老爺們。畢竟,他還沒到長沙正式上任呢,情有可原嘛。

重新登轎之后,玉柱的八抬大轎,在部下們的簇擁下,浩浩蕩蕩的朝著長沙府進發了。

從湖南省界的臨湘縣,到長沙府,大約三百六十里地。

不過,由于到了玉柱的地盤內,他是一朝權在手,就把令來行。

由于加快了速度的緣故,僅用了八天時間,玉柱便趕到了長沙府。

偏沅巡撫衙門,位于今開福區又一村青少年宮。

照例,巡撫來長沙上任,要由黃道門進入。黃道門,即長沙老城的南門。

和別的巡撫不同,玉柱的頭銜特別多。

按照官場上的陋習,為了耍官威,有多少頭銜,就要有多少面官銜牌。

玉柱進城的時候,街邊的行人和攤販們,全都倒了霉。他們要么被驅散了,要么就跪到了道旁。

在這個吃人的時代,一省巡撫,絕對可以決定本省內,任何一個官員和草民的命運。

前任巡撫潘宗洛,自恃朝里有靠山,并沒把玉柱這個年輕人放在眼里。

所以,就連城外迎接,潘宗洛都沒有去。

玉柱下了官轎后,迎面就見,潘宗洛在巡撫衙門前,拱手相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