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不能當另類



旗人過小年,向來是臘月二十三日。而漢人之家過小年,一般都是臘月二十四日。

因慶泰和清琳遠在廣州的任上,玉柱很自然的要陪著隆科多和李四兒,一起過節了。

佟家人,都有遲到早退,不去衙門里當差的壞毛病,連老皇帝都見怪不怪了。

早上起來,玉柱領著秀云和小軒玉,去給隆科多和李四兒請安。

平日里,親父子之間,禮數一向從簡。

今兒個,是過小年,玉柱領著小軒玉,硬是磕了三個響頭。

隆科多捋須微笑,心情甚佳,笑瞇瞇的說:“都起來吧,咱們是一家人,嫡親的骨肉。”

嗯,嫡親的骨肉,這個才是重點。

外人怎么罵隆科多,玉柱知道的很清楚。

但是,哪怕隆科多壞的頭上長瘡,腳底流膿,他對玉柱和小軒玉,卻是發自內心的真愛。

想當初,玉柱剛剛在仕途上起步的時候,多虧了隆科多在康熙的跟前多次演戲,暗中幫著出了大力。

再說了,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

既然康熙已經明示了,二廢太子之后,就放玉柱外任封疆大吏。

即將回任九門提督的隆科多,無論怎么強調其作用,都是不過分的。

玉柱擔任步軍統領之后,對隆科多的老部下們,那是真的個個都很照顧,而不是假敷衍,真貶謫。

兒子這么尊重老子,隆科多還有啥可說的,自是滿意之極!

這年頭,當老子的心態其實是很復雜的。

既怕兒子沒出息,待家里啃老。又擔心兒子太有出息,卻凌駕于老子之上了。

康熙看太子胤礽,便是這種復雜的心態。

只是,胤礽被康熙寵壞了,而玉柱卻時刻注意隆科多的切身感受。

這么一比較,區別就太大了!

“老二,門上已經來了好些你的部下們,見誰不見誰,你拿個主意吧。”隆科多說這話的時候,倒沒有別的意思,純粹是子孝父慈的互動。

玉柱卻說:“阿瑪,您的老部下,您去見。我新提拔的部下,我來見,可好?”

隆科多深深的看了眼玉柱,捋須一笑,說:“就依你。”

李四兒最喜歡逢年過節了。

每到這個時候兒,登門來送禮的官員們,便會絡繹不絕。

和李四兒的只進不出,迥然不同。

秀云只要拿到了送給玉柱的禮單子,一定會視關系的遠近,減個三成或二成,換幾種禮物,再讓人家帶回去。

送禮、收禮和回禮,絕對是門大學問。

玉柱并不缺銀子,秀云也不是財迷。

只是,逢年過節的迎來送往,確實是人之常情。

部下們來了,你不收禮,他們難免會擔心,是不是哪里得罪了玉柱?

但是,部下們送的禮,秀云若是全收了,也是不妥當的,很容易給人超過預期的想象空間。

說白了,部下們登門送禮,圖的并不是提拔。而是大家都來了,他不來,害怕被上司看成另類。

官場上,上司眼里的另類,大多數情況下,不是坐冷板凳,就是被收拾了。

官場上的提拔,自有提拔的禮物規格,和日常性質的節禮,那是完全沒法相提并論的。

隆科多就任了理藩院尚書之后,權柄比往日,肯定是小得多了。

玉柱的做法,正好撓到了隆科多的癢處,他早就想見見老部下們了。

客觀的說,玉柱上任步軍統領之后,并未大規模的換人。

因為,康熙朝有六十一年,如今才是康熙五十年的年底而已。

若是,玉柱剛剛上任,就大肆換人調崗,一直默默觀察他的康熙,難免要多心了。

距離那一夜還早得很,而且,京城里的兵權格外的敏感。

稍微有點頭腦的人,都不可能輕舉妄動的,更何況是官場老油條的玉柱呢?

鴨子劃水,功夫都在水面下,這個才是可持續的王道。

玉柱故意給了隆科多見老部下的機會之后,他并沒有馬上見自己提拔的部下,而是坐回了內書房里,一邊喝茶吃瓜子,一邊和晴雯閑聊。

想想看,隆科多見部下的時候,玉柱也要見部下。

部下們到底參加哪一邊的會面呢?這豈不是,成了夾心糕點么?

嫡親的父子之間,公然打擂臺,智者所不為也。

正說笑間,吳江來報,說是玉柱身邊原本的大丫頭,寒袖來了,想求見二老爺。

寒袖出嫁的時候,玉柱親自去過她家,還私下里塞了二百兩壓箱底的銀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