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勤王-第2/3页



萬一,有了敵襲,戰士們直接起身,抓槍就可以參加作戰了。

返回的路上,玉柱每隔一個時辰,就要派出一名信使,騎馬去給暢春園送信,及時向康熙稟報他所在的方位。

這個動作,至關重要。

究竟是護駕,還是謀反,就看這個動作了!

半夜時分,派出去控制官道的警戒哨,攔截了一名從暢春園派出來的六百里加急信使。

玉柱聞言后,不由精神一振,總算是有暢春園那邊的消息了。

非常時期,玉柱直接就問那信使:“暢春園那邊,情況怎樣?”

那信使礙于森嚴的軍規,不敢泄露真實的消息。

玉柱也沒工夫去和信使耗時間,直接命人搶了信使背上的黃色諭旨筒匣。

拆開筒匣后,玉柱看了里邊的諭旨,不由長松了口氣。

巧的很,玉柱私拆的諭旨,正是發給他本人的。

嗯哼,運氣很不錯嘛!

不然的話,將來和康熙解釋的時候,玉柱又要多費一些心思和口舌了。

玉柱手拿著諭旨,冷冷的對信使說:“管住你的嘴,才有可能活命,懂么?”

信使原本已經絕望了。因為,只要六百里加急的諭旨,中途被私拆了,他肯定要掉腦袋。

現在,信使的運氣很不錯,居然保住了腦袋。

信使趕緊小雞啄米似的,頻頻點頭說:“大人,您就放心吧。只要消息泄露了出去,小人的腦袋,肯定先搬家了。”

玉柱點點頭,命人帶了信使下去休息。

說句心里話,玉柱原本是想拆了筒匣之后,當即殺人滅口的。

以玉柱的冷靜和理智,怎么可能留下私拆諭旨的大把柄呢?

嘿,死人,才是最安全的。

只是,陰差陽錯的,信使的運氣忒好了,他竟然就是給玉柱送信的。

康熙在諭旨里,啥都沒說,就是命玉柱快速回軍暢春園。

由擅自行動,變成名正言順的勤王之后,玉柱反而不急了。

暢春園的附近,駐軍頗多,既有內務府包衣三旗二營,又有火器營,京郊還有豐臺大營的八旗精銳。

而且,以玉柱對康熙的了解,老五和老七他們,肯定已經接了帶兵去暢春園勤王的旨意。

別的不說了,單單是親征噶爾丹,康熙就搞了三次。

客觀的說,康熙待在暢春園里不動,調兵勤王,其實非常正確。

阿進泰帶領的全是騎兵。若是康熙下令回京,龐大的隊伍上路,等于是白送給了騎兵偷襲的好機會。

暢春園的宮墻,雖然不如紫禁城那么的高大宏偉。但是,只要有火器營在內駐守,怎么著都可以守個幾天吧?

既然名正言順了,玉柱就派馬青方帶著諭旨,叫城上的守軍,用繩筐把他縋上城墻,順利的進了城。

沒辦法,順義的守將膽子小,根本不敢開城門,放大軍進城。

天亮開了城門之后,玉柱逼著順義的守將,將全城商家的大車和板車全都征用一空。

這么一來,再次啟程之后,玉柱的人,全都坐在了馬車或是騾車上。

玉柱的人全是步槍兵,只要坐車趕路,既保存了體力,又隨時隨地可以參加戰斗。

只是,走到半道上,碰見了大批的潰敗騎兵。

玉柱攔住了他們,仔細一問,敗下來的潰兵們,竟然都是老七的勤王兵馬。

幾乎在一瞬間,玉柱秒懂了,阿進泰竟然玩的是皇太極最擅長的戰術:圍點打援!

玉柱的手頭,正好欠缺了騎兵。于是,被攔截下來的這三百多名騎兵,全部被他收編了。

有幾個旗下大爺,仗著滿洲老姓的勢,罵罵咧咧的不肯就范。

玉柱本就是心狠手毒之輩,絲毫也沒和不聽話的那些人客氣,直接把手一揮,已經上了刺刀的戰士們,一擁而上,將他們挨個捅死,并剁了腦袋。

地上擺著幾顆血淋淋的腦袋,玉柱冷冷的說:“臨陣脫逃者,斬!”

話不多,卻震懾住了老七手下的敗軍!

亂世用重典!

非常時期,口水說干了的講道理,遠不如直接上刺刀,砍腦袋,更有威懾力!

玉柱裹脅了潰敗的騎兵們,迫使他們跟著一起去暢春園。

只要敢發牢騷的,也不可能有什么說服教育了,直接捅死了再說。

已經安逸享樂慣了的京營八旗兵,一個個嘴皮賊溜,根本就不怕講道理。

但是,這幫家伙活該倒霉,遇見了玉柱這個根本不想講道理的活土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