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平叛-第2/3页



青海的地形地貌特點,山脈之間,鑲嵌著高原、盆地和谷地。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脈和谷地大都終年積雪,廣布冰川。

青海的西部極為高峻,自西向東傾斜降低,可分為祁連山地、柴達木盆地和青南高原三個自然區域。谷斴

師夷長技以制夷!

據玉柱掌握的情況,青海的和碩特蒙古諸部,因要逐水草而居的生存特點,都使用這種特制的四輪蒙古大車。

軍令下達后,玉柱此次帶著出征的隊伍,為武衛營五百余人,綠營兵三百余人,義勇營三百余人,總兵力一千一百余人。

其中,真正的戰兵主力是武衛營,綠營兵不過是負責安營扎寨的輔助兵罷了。

至于,配備了戰馬的義勇營,則是追擊敵軍的好幫手。

在西北地區打仗,砍人倒在其次,主要是后勤補給拖了后腿。

一千一百人出擊,機動靈活,后勤保障無虞,且裝備齊全。

和青海蒙古諸部的武器相比,出征兵馬的武器,具有碾壓式的代差。

羅剎人派哥薩克匪幫東侵,無論后勤補給,還是武器裝備,或是總兵力,都遠不如玉柱,卻能夠征服整個西伯利亞了。

出征的這一日,全體將士們,整齊的列隊于操場之上,等候玉柱下達出發的軍令。

卯正之時,玉柱頭戴大檐軍帽,身穿筆挺的灰色軍服,騎在一匹高頭駿馬之上,耀武揚威的出現在了操場上。

今天的玉柱,腰間的牛皮帶上,左側掛著一柄英軍制式的指揮刀,右側的槍套里是一把燧發手槍,腳蹬長筒馬靴,整個人顯得神氣之極!

“全體立正,敬禮!”隨著呂武的一聲令下,操場上的武衛營將士們,一齊并攏雙腿,雙手持槍敬禮!

“啪。”千余只軍靴的腳后跟,幾乎在同一時間,用力的一碰,發出沉悶的敲擊聲。

一起列隊于操場的綠營兵和鄉兵們,全都看傻了眼,一個個張大了嘴巴,呆若木雞。

這還是大清的軍隊么?

駐防西寧的八旗兵們,是個啥樣子,誰還不清楚啊?

就三個字可以概括了,紈绔兵!

不成想,玉柱從京城帶來的武衛營,竟然精銳至此,實在是令人瞠目結舌啊!

玉柱催動了胯下的戰馬,緩緩的來武衛營的方陣之前,大聲說:“本帥向來不喜歡說廢話,就說一句話,用敵人的鮮血,染紅咱們的軍刺,時候到了!”

“全體都有,向玉帥致敬!”呂武配合的極為默契,率先撇刀致敬。

玉柱看著士氣高昂的將士們,不由微微點頭,舉起右掌斜指太陽穴,向大家回了禮。

大家跟著他,從京城到朝鮮,又從朝鮮到黑龍江,再從黑龍江出發,去偷襲幾千里之外的雅庫茨克,頑強的意志力已經被磨練出來了。

“出發吧。”玉柱扭頭看向呂武,下達了進兵的命令。

于是,按照事先下發的軍令,大家魚貫登上了蒙古大車。

康熙四十八年九月初三,這一天,注定將成為玉柱終身難忘的日子。

城外的敵人,也不是吃素的。

大軍剛剛出城,暗中監視的人,就騎上了快馬,迅速把緊急軍情,傳遞了回去。

喀爾喀南右旗反了,西寧遲早要出兵平叛,已經是明牌了。

只是,玉柱的敵人們,并沒有想到,年紀輕輕的玉柱,非常沉得住氣,一直按兵不動。

說句心里話,若不是康熙下嚴旨逼玉柱出戰,玉柱才懶得去理會青海蒙古的內訌呢。

又不是甘肅省內的民變,玉柱沒理由去多管閑事!

雖然,玉柱肩負協調管理青海蒙古諸部的重任。但是,他比誰都清楚,只要準噶爾汗國一天不滅,青海地區就無法真正的消停下來。

這個時代的大軍出征,若想隨時隨地保持戰斗力,行軍的速度不可能太快。

玉柱掛著出征平叛的羊頭,賣的是沿途繪制軍用地圖的勾當,就更不可能急行軍的趕路了。

在玉柱的中軍,愛麗絲就坐在蒙古大車上。

沒辦法,軍中精通西洋鳥語,并且是玉柱信得過的人,也就是愛麗絲了。

玉柱要忙于軍事行動,愛麗絲就負責和繪制地圖的洋水手、洋軍官們,進行緊密的聯系。

城外,玉柱的敵人們,監視得甚嚴。但是,他們全都傻了眼。

玉柱嚴格按照大清軍法的要求,每天只走三十里地。然后,在靠近水源的地方,利用蒙古大車,圍成鐵桶陣,就地宿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