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何為圣君?-第2/2页



真正一語定乾坤的人,其實是掌握著兵權的隆科多。而隆科多又是玉柱的親爹,這就有了極大的可操作空間了。

康熙,康大麻子,被有些無恥的漢人學者吹捧為圣君。

我呸,圣君個毛線!

晚年的康熙,驕奢淫逸之極。大修宮室,大興瓜蔓抄,刻意壓制先進軍事技術和裝備的發展,可謂是劣跡斑斑。

諸如,北狩熱河避暑、南巡江南、東巡泰山、西巡五臺山,統統玩了個遍,整個大清的國庫都被他折騰空了。

到康熙駕崩之時,國庫存銀已經不足五百萬兩了。

如果不是雍正登基,極其暴力的推動了攤丁入畝、養廉銀和士紳一體納糧當差的改革,大清國只怕是要亡。

別的且不說了,單單是大清和準噶爾汗國之間的戰爭,就打了近一個世紀。試問,不攤丁入畝,哪來的錢糧打仗?

很多人,不知道準噶爾汗國的厲害,以為只是個小屁國。

實際上,大清國最危險的時候,準噶爾汗噶爾丹的馬蹄,距離四九城已經不足一百五十里地了。

當時,整個京師震動不已,人心惶惶。逃難的人群,你擠我推,竟然踩死了好幾百人。

雍正的三大政績之中,士紳一體納糧當差,因為太過于損害滿洲貴族和漢族大官僚的利益,只執行了十三年。

乾隆剛一登基,便廢止了士紳一體納糧當差,邀買了整個統治階級的人心,鞏固了不穩的帝位。

但是,攤丁入畝卻獲得了極大的成功,讓大清朝有充足的糧食和軍餉,可以和準噶爾汗國展開持續性的殊死搏斗。

實際上,康麻子防備漢人的警惕心,高得離譜。

不是旗人,根本沒機會摸到京城附近的刀把子!

如今的玉柱,只有利用旗人的身份作掩護,騙取康麻子的信任,拿到京城的兵權。

只有擁立人品信得過的皇子阿哥當皇帝,玉柱才有機會保住全家人的身家性命,乃至于圖謀更遠的大事。

當前,所謂滿萬不能敵的八旗兵,已經大大的衰落了。

康熙最后一次親征噶爾丹的主力軍,其實是黑龍江調來的索倫部精銳鐵騎,加上以漢人為主的綠營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