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被绑-第2/2页



    说到土场这一带,原先是城南海光寺山门前的一大片荷花塘。在前清曾是海光寺的一大美景。庚子年后日本国侵占海光寺,毁寺为营,顺便把这一带划为势力范围,但不算租界只是租界的外围部分,日本人用租界里的垃圾填土垫道,把挺好的一片荷塘填上了。

    到了民国七年,直隶地区发生特大水灾,民众死伤无数。不少灾民陆续逃到天津,无处落脚,遂在这一带建土坯茅草房栖身,时间一长形成了土场和万德庄两大贫民窟。洪水退后这些灾民不打算回老家,有的在城市里闲逛,窝娼聚赌打架斗殴、抽白面拐孩子的案件在这时有发生,当局也十分头疼,屡次治理收效甚微。所以天津流传一句顺口溜:谦德庄、万德里,梳小辫的不讲理,单表此地民风之恶劣。

    这一男一女便是流窜到津的人贩子夫妇,专干拍花子拐卖儿童的勾当。他们的暂住地就在土场前街一个破窑里。两个人一进屋,拿出条麻绳把赵文国绳捆索绑,往墙角一扔。胖娘们道:“谅这小子也逃不出咱的手心,折腾这一道老娘我肚子还真饿了,咱先出去弄点吃的。”

    说是弄其实就是去偷,说着二人走出房门去了。文国被捆住手脚不得动弹,嘴里又塞着破布,可憋屈坏了。他灵机一动,身子一轱辘趴在地,在地面不停蹭着嘴里的破布,不一会破布就被弄下来了。文国顿觉舒畅,深呼吸了两大口气。

    忽然一阵低低的呜呜声从耳边传来,原来屋里还有人。文国吓了一跳,仗着声音辨识方位,原来在他身旁不远还捆着一个小孩。文国扭动被捆着的身子了切近借着月光仔细一看,原来是个面容清秀年纪和自己仿佛的小姑娘,嘴里也被塞着块布,正用急切的眼光看着自己。文国小声道:“你别急。”随后把脸凑到她嘴边咬住破布,一使劲扥了出来,一努嘴丢到一边。小姑娘长舒了一口气,随后呜呜地哭了起来。

    文国安慰道:“你别哭了!咱们应该想办法逃出去才是!”

    小姑娘止住哭声问道:“谢谢你,你叫什么名字?也是被他们绑来的吗?”小姑娘问道。

    “我叫赵文国,在公园玩捉迷藏被他们弄来了。”

    小姑娘道:“我叫吴敏若,和奶娘在河边玩耍时被他们骗到这的。”

    文国恨恨地说:“哼!这帮臭狗屎,我总有一天让他们尝尝被捆起来的滋味!”

    阿若问道:“那咱们现在该怎么办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