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论:声声慢-第3/4页
花前月下,好景良辰,厮守日许多时。正美之间,何事便有轻离。无端珠泪暗蔌,染征衫、点点红滋。最苦是、殷勤密约,做就相思。
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
咿哑橹声离岸,魂断处、高城隐隐天涯。万水千山,一去定失花期。东君斗来无赖,散春红、点破梅枝。病成也,到而今、著个甚医。
变体五:双调九十六字,前后段各九句、四平韵。以元好问《声声慢·林间鸡犬》为代表。此即石孝友词体,惟后段第二句五字,第三句四字异。
变体五格律对照例词:《声声慢·林间鸡犬》
平平平仄,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
林间鸡犬,江上村墟,扁舟处处经过。袖里新诗,买断古木沧波。山中一花一草,也留教、老子婆娑。任人笑、风云气少,儿女情多。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不待求田问舍,被朝吟暮醉,惯得蹉跎。百尺高楼,更问平地如何。朝来斜风细雨,喜红尘、不到渔蓑。一尊酒,唤元龙、来听浩歌。
仄韵格:
正体:双调九十七字,前段十句四仄韵,后段八句四仄韵。以高观国《声声慢·壶天不夜》为代表。此调采仄韵词六首,以此词为正体,刘泾、李演、蔡松年词俱照此填。陈词以下皆变体也。按李词前段第二句“柔屐烟堤”,“柔”字平声。第三句“六年遗赏新续”,“六”字仄声,“遗”字平声。第五句“惟有寒沙鸥熟”,“寒”字平声。蔡词“忆得伴人良夕”,“忆”字仄声。刘词第七句“露荷翻、千点珠滴”,“点”字仄声。蔡词第八句“梨花泪”,“梨花”二字俱平声。李词结句“暮山自绿”,“自”字仄声。后段第三句“渔歌樵曲”,“渔”字平声。刘词第五句“朋侪闲歌白雪”,“闲”字平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馀参赵、陈、李三词。谱内所采李词前段第六句“盏”字仄声,查宋词此字,从无用仄者。又李词后段第四句“得”字入声,何词后段第五句“十”字入声,都是以入作平,概不注可仄。
正体格律对照例词:《声声慢·壶天不夜》
平平中仄,中仄平平,中平中中中仄。中仄中平,中仄中平平仄。中平仄平中仄,仄中平、中中平仄。中中仄,中中平中仄,仄中中仄。
壶天不夜,宝炬生香,光风荡摇金碧。月滟水痕,花外峭寒无力。歌传翠帘尽卷,误惊回、瑶台仙迹。禁漏促,拌千金一刻,未酬佳夕。
中仄中平中仄,中中仄、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仄仄平平仄。平平中平仄仄,仄平中、中中中仄。中中仄,仄中中、中中中仄。
卷地香尘不断,最得意、输他五陵狂客。楚柳吴梅,无限眼边春色。鲛绡暗中寄与,待重寻、行云消息。乍醉醒,怕南楼、吹断晓笛。
变体一:双调九十九字,前后段各十句、四仄韵。以赵长卿《声声慢·府判生辰》为代表。此与高词同,惟后结添二字异。
变体一格律对照例词:《声声慢·府判生辰》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
金风玉露,绿橘黄橙,商秋爽气飘逸,南斗腾光,应是间生贤出。照人紫芝眉宇,更仙风、谁能俦匹。细屈指,到小春时候,恰则三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