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忽悠忽悠 由来已久-第3/4页



    第四种是以真乱真,示人以真,以求乱真,对于职业的骗子经常用这一手,典型的有公司之间的货骗,这种事现在中州还有,比如外地来了采购商,被供货商带着看厂房、看仓库、看存货,所有的都是真的,可等你付了预付款或者再笨点付了货款,好,一夜之间就全消失了。或者翻过来,也有采购骗供货的,找一家信誉稍好的公司,大大方方很慷慨地付了预付,然后货一走,余款就没音了,骗到什么程度,能骗多少,就在于骗子的底线有多高了………”

    说了半天,很稀罕地帅朗一句话也没插,介绍完这四类回头再看帅朗,那脸上显现着一种狐疑、愕然、诧异而且带着惊讶地表情,古清治沉声问:“很反感?”

    “不是不是……”帅朗摇摇头,很异样地口吻问着:“大爷,您骗了多少年?”

    “什么意思?”古清治微微不悦道。

    “我是说,这都上升到严谨的理论高度了,那得多少实践支撑您这理论水平呀?这说得也忒好了,以假乱真、以真乱假、以真乱真、以假乱假……成大师水平了。”帅朗几分钦佩之意道着,要纯粹讲理论水平,感觉古清治比自己父亲都不止高一个层次。

    “不是我的理论水平高,而是中国历史就是一部骗史,你信不?”古清治停下来了,促狭地问帅朗,帅朗可不料这么来了一句,有点哭笑不得地靠着街边的垃圾桶笑道:“我看出来了,你今天是非把我说愚了,历史怎么成了骗史?”

    “呵呵……我问你,历史上说魏文帝曹丕出生时,车盖状的青云在他头上笼罩终日,是不是骗人?”

    “咦,这……”

    “唐太宗李世民出生时,两条小龙在门外玩耍,你说真的假的?”

    “……”帅朗翻白眼了。

    “汉高宗刘邦,传说是他妈碰上蛟龙,然后就怀上他了,真的假的?人和蛟龙也能来那玩意?”

    帅朗一听,乐开嘴了,这肯定是扯淡。不是古老头扯淡,而是史书在扯淡。

    “辽太宗耶律德光,出生时黑云覆帐、火光伴着雷声;宋太祖出生异香龙庭;隋文帝杨坚出生时手心就写了个王字;还有南齐高帝萧道成出生时遍体麟纹………这里面可举出来的东西太多了,其实统治阶级一直就是欺骗老百姓,那朝那代有过例外?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自古而今一直被传承下来了。”古清治宛如顽童般和帅朗开着玩笑,一说到文化,帅朗早笑得最掉下巴了,指着老头道着:“古大爷,我看您就像文化大师。”

    “这个可不是笑话。”古清治收起了笑容,很和霭,但很严肃地说着:“真与假、实与虚、诚信与欺诈,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哲学的一个分支,骗既是一种社会的主体行为,同样也是一种文化现象……这就叫骗文化,它和儒家的诚文化是相对的,二者同根同源,同生共长,就像有阴就有阳、有对就有错……就像你有时候甚至不觉得自己在骗人一样,两种文化不但相排斥,而且在一定程度相兼容吸收……你想想,《三十六计》里面,有那一计不涉及骗?还有《孙子兵法》里,善藏、善攻、善守,讲究的都是不动声色,骗过敌人的眼睛,这些奇智究其根本,还是一个骗字。”

    有理、有据、有实、有节,这侃侃而言真让帅朗领教了什么叫好汉都在嘴上一说,糊里糊涂听下来,对于所谓的“骗”字,倒还真觉得没那么反感了,只是觉得有点诧异,小小的一个骗字,能被古老头演绎出这许多的花样,倒还真是开眼了。

    “走吧,你慢慢了解就知道了……江相派的阿宝篇有一句叫:贪官者、民贼也;奸商者、民之蠹也;豪强者,民之虎狼也………孟子曰: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西汉晁错曰:饥寒至身、不顾廉耻……骗子之所以当骗子,恐怕不是自身的原因,就像你,没家没业没房没产没工作,你不去卖假药假酒,你干什么去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