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辫子税(12)-第5/7页



        “父王,儿臣的意见是,我大明可以想办法从武宣县治下,以及周边各府县治下的乡镇村寨获得工匠。”

        “举个例子,我大明若是对武宣县城,对各乡镇村寨大兵压境,只是要他们几个工匠,想来他们是不会拒绝的。”

        朱简灼闻言,赞许的点头道。

        “吾儿所言不错!”

        “那此事便还是交由吾儿负责吧。”

        朱靖垵闻言,点头道。

        “儿臣遵旨!”

        一旁的李沐站出来说道。

        “启禀监国殿下,微臣觉得我们还可以花重金从广州佛山镇方面雇佣工匠,前来为我大明做事。”

        如果说朱靖垵的意见是直接抢人的话,把李沐的意见就是花钱解决了。

        两广地方上其实并不缺乏会造枪造炮的工匠。

        两广这边土客矛盾尖锐,时常爆发大规模械斗。

        在械斗时,土客双方手上都有着数量相当可观的土枪土炮。

        这些土枪土炮是哪里来的?

        总不能是找我大清官府买的吧?

        那也得我大清官府肯卖才行啊!

        我大清官府怎么可能作出一边禁绝火器,一边卖给士绅大户们枪炮的事情?!

        说白了,这些械斗用的火器,其实大部分都是他们自造的。

        虽然不一定每个村寨都有会造枪造炮的工匠,可一个县里肯定会有不少。

        尤其是那些大户人家手底下。

        而广东佛山镇更不必说,那可是大名鼎鼎的天下四大名镇之一,是整个南方的手工业中心。

        最不缺的就是技术精湛的工匠!

        早在前明时期,广东佛山生产的火器就曾经远销过欧洲,手艺比同时期的西方人可强多了。

        哪怕是现在,广东佛山的火器在整个东亚范围内,那都是有口皆碑的上品。

        武宣县离现在大明统治区较近的,动用武力直接抢人最省事。

        而广东佛山那边离得远的,花点钱把人请过来自然最合适不过。

        虽然这个时代的中国人有着相当浓厚的乡土情结,轻易不愿意背井离乡。

        但那其实是因为工钱不到位,只要工钱到位了,哪里都能是家乡。

        ……

        何家村,天不亮何寿便起床了。

        他穿好衣服,顶着深秋的寒风,来到了村子中心的打谷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