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第3/3页





    74

    上班不久,吴桐接王前进电话,说已按照他的意见分出几个人去地产公司展开工作,估计一周内可完成那里的评估。他说可以。王前进又说如不出意外,可达预期结果。吴桐晓得王说的预期结果就是零资产。便说辛苦你了前进。

    放下电话,他给双桃打去电话,让她转告宫总:评估的人马上便到。要为他们的工作提供便利。双桃说她马上去报告宫总。他没把电话直接打给宫,而让双桃转达,自是想让双桃起到“桥梁”作用。由此他领悟到不同的行事方式确会收到不同的效果,他为自己的“茁壮成长”而感到窃喜。

    他又想到昨天与关总的见面,想到此他的好情绪戛然而止,他意识到自己与宫的合谋是一项不洁(如果不说肮脏的话)为关总所深恶痛绝的行为。自己昨天还和关总一唱一和,抨击世风之不良,而今天便与这不良为伍,可谓是人格分裂,自欺欺人的。

    郁闷中他拨了许点点电话。

    “哦,领导。”

    “有空吗?”

    “是的。”

    “聊聊?”

    “好的。”

    挂上电话,吴桐便打开电脑上网。所谓“聊聊”,也就是网聊。自在香格里拉夜总会分手后,两人没再见面,但有了新的联络方式:“网上见”,因有了夜总会那一幕,言来语去更增添了些暧昧,吴桐有时忍不住敲出个“想你”、“何时见见?”之类字眼,遇这种情况许点点一概回个“真晕”。许点点这字眼用的恰当。自己确有点“晕”。

    “你好吗点点?”吴桐用键盘敲出。

    “还活着,领导。有什么指示?”

    “不敢指示,向你汇报,宫的事开始了。”

    “南昌起义第一枪?”

    “是。”

    “什么时候?”

    “今天。”

    “要我向你祝贺吗?”

    “NO”

    “为什么?”

    “行为不端,有什么可祝贺。”

    “谁行为不端?”

    “本人。”

    “哦。怎么又这么想?”

    “接受了再教育。”

    “谁是你的导师?”

    “关总。”

    “噢!你见到关总了?”

    “对,昨天我拜访了他。”

    “为什么要这样?”

    “有事请教。收获很大,一个全新的国企改制模式正在我的头脑中形成。”

    “不应该把关拉进来。”

    “为什么?”

    “有麻烦。”

    “咋?”

    “不避嫌,避之未恐不及,你倒找上门。”

    “关是洪水猛兽?”

    “甚于洪水猛兽。”

    “你这么看关?”

    “不是我。”

    “谁?”

    “你想想。”

    “明白了。”

    “明白的晚了。”

    “有这么严重?”

    “YES。”

    “怎么办?”

    “不要再接触关。”

    “YES。”

    “不让任何人知道你去找过关。”

    “YES。”

    “我下来了。时间久了不行。”

    “等一下。那两笔款的事还悬着。”

    “不要管。这事不需要你操心。”

    “?”

    从网络上下来,吴桐思绪繁乱,觉得自己像走进了一个死胡同,进不得退不成。

    75

    吴桐用了几天时间制定了一个自称为吴字“1”号文件(草案)的改制方案(草案),这一厢情愿的行为显然是受到关总提出的那个知识经济理念的启发,另外关总坦荡豪迈的精神也将他的心触动。他一鼓作气,方案就做出来了。尽管他也承认该方案有某种理想色彩(也许超前,不符合所谓国情),但他仍坚信是切实可行的,体现出严肃、科学与公平,他相信任何不抱偏见不存私心的人都能够认同。

    接受许点点的告诫,他没有再去挂拉关总,只在电话里将方案说给关总听,在听取了关总的意见建议后,又进行了修改。

    他谋求严谨与完善,继续征求各方人士(多是他从事经济管理工作的同学)的意见,存精去粕,几移其稿,最后从电脑里出来的是“1”号文件修订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