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世事谁能料 1-第2/4页





    杨丽英把话送到别人嘴边,谁好拒绝。她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她想事很周密,许多事随机应变也能发挥得很好。她原先想对刘华说一些抱怨的话,引起刘华的共鸣,但见刘华神色淡漠,一副不愿交谈的样子,才打消了念头。

    刘华心里很烦恼,她望着车窗外的路人,羡慕他们的轻松自在,没有人处心积虑整他们,害他们,他们可以轻轻松松嘻嘻哈哈地过着每一天。她甚至羡慕机关里打扫卫生的工人,活得那么自在,谁也不会说他们,因为他们在别人心里不值一提。其实,认真想来,被人念叨,被人算计似乎还是件好事。你没本事,谁会说你、算计你。

    昨晚,纪委的朋友曾打电话给刘华:“你在机关是怎么混的?事情搞得这么复杂,居然会搞到公安厅,现在还得惊动公安部。”刘华一惊,心里仿佛塞进了一块铅,虽然自己是清白的,可是纪委三天调查、两天询问,机关里传来传去,谣言慢慢就会变成真的。

    刘华感到压力非常大,从春天到秋天,老是一波三折的,一桩原本就不存在的事,会演绎出这么多故事,她感到很厌倦,也很疲惫。

    见刘华不吭声,杨丽英转念一想,得有点实质性的话题,否则打不开刘华的话匣子。她故作神秘地说:“听说什么笔迹的事有结果了,你不会是为这事烦吧?王胖子也真坏,怎么想得出这狠毒的招,我还是刚才听说的。你就这样忍了吗?不准备采取点什么措施?”

    杨丽英发觉刘华憔悴了,那双眼睛显得更大了,但没啥表情,让人读不懂其中的内容。紧接着,杨丽英带着生气的口吻说:“要是我呀,一定会找人,给他点颜色看,不能总是沉默。”

    杨丽英想先打出一排子弹,探探对方的火力点,自己再想应对方案。刘华还是没什么反应,只是淡淡地说:“管他的,组织上定吧。”

    杨丽英摇着头说:“能坐以待毙吗?”

    “我又能怎么样?”刘华反问。

    “我刚才不是说了吗?应该找人活动,尽快了结这事,不能再拖了。你熟悉哪些人,说说看,我给你参谋参谋,要不然我帮你找人。”

    刘华还是无动于衷地摇摇头。

    二人漫无边际地扯了一阵,杨丽英知道刘华,一是没打算采取行动;二是她没有内线人。这下杨丽英放心了,自己可以放手做些文章了。

    没两天,刘华托人找公安帮忙的谣言,像长了腿似的传遍了机关,越说越离谱。有人说,要是没鬼,这么着急找人干吗?还有人说,兴许那些定案的材料都是她托人搞定的。更有甚者说,刘华托人办事,钱从哪里来?不是贪污的,就是她陪人睡觉弄的钱……

    流言的版本太多了,越说越邪乎。最要命的是,笔迹鉴定在公安部迟迟没有结果,王胖子在机关乱串,俨然一副受害者的嘴脸。一时间,黑云压城城欲摧,刘华肺都要气炸了,这空穴来风力量之大,简直要把她吹飞。

    人云亦云,墙倒众人推。污言秽语从不同的途径传入刘华的耳朵,沉淀到她心里,压得她身心俱疲。

    那天傍晚下着雨,下班后,刘华撑着伞感到孤独无助,漫无目的地走了好久,也不知该往哪去。雨越下越大,身后突然传来熟悉的声音:“回家吧,刘华。”她转身一看,是丈夫老程,他一直默默地跟着她,担心她出事。老程浑身上下被秋雨淋得湿漉漉的,微微打着寒战。他着急的眼神,掩饰不住内心的关切,让刘华心里备感温暖。她眼睛湿润了,几乎控制不住自己,身体软软地就要倒下,她趴在老程的肩头放声哭起来,长期的郁闷和压抑像开闸后的水汹涌而出。人在最绝望的时候,才能真正感受到什么是亲情,什么是爱意。那些虚无缥缈的花言巧语和这大山般坚实、大海般深沉的爱相比,是那么渺小和苍白。

    老程万般心疼地紧紧搂住妻子,内心深处像刀剜般地疼。他太理解刘华了,这个一心扑在工作上的女人曾经是多么坚强,他有万语千言要说,可话到嘴边只有一句:“别难过,一切都会过去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