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荷兰的曼舒公司和河南的曼舒公司. 3-第2/3页
罗曼连连点头,毕恭毕敬地说:“我明白了,谢谢方老师。”
晓月在门口听了,深受启发。看来晓阳说得对,自己还是没有认真检查自己做的文件,才出了错。可是,何大壮怎么不能像方晓阳那样教育年轻人呢?动不动就大发雷霆,而且是在大庭广众之下,一点儿也不给别人留面子。难怪文杰总说方老师如何好,她真是遇上了好老师。
只听方晓阳继续说,“还有,律师事务所是工作场所,穿着要大方、得体,不能像学校那样随便,具体着装问题,你可以请教文杰律师。”
晓月这才注意到面对着方晓阳背对她的罗曼身穿黑色吊带裙,说实在话,罗曼的身材真是好。正在胡思乱想,方晓阳桌子上的电话铃声响了起来。晓月不好打搅,就向晓阳做了一个“拜拜”的手势,和来找她的文杰一起走了。
方晓阳用眼神示意罗曼谈话结束了,罗曼非常知趣地退出了方晓阳的办公室。
电话是M公司的刘副总打来的。方晓阳一直是M公司的常年法律顾问,几年前刘总是办公厅主任,跟方晓阳打交道好几年了。最近才提升为公司的副总。他告诉晓阳,他们公司正在准备上市,目前正在筹备阶段,正在选拔公司上市项目的律师,方盛博所一直是公司的法律顾问,对公司的情况比较了解,所以是候选所之一,请方盛博所报价。
他用轻松的开玩笑的口吻说:“竞争很激烈哦。你们所只是众多候选所之一。”
方晓阳连声说:“好的,好的。”
那边刘总又对晓阳神秘地说,许多律师所公关很厉害,我也不能做主,最好跟我们去年新来的常老总能打个招呼。
“哦,是吗?”说此话时,他脑子里飞快地想着有必要找常总吗?怎么找啊?等等,所以说时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刘总听出他没有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就又说,“给你一点儿信息,听说常总原来在机械部工作过,你看看能不能找些老关系。”
“谢谢你关照。”方晓阳客气道。
“成功了你可得请客哟!”刘总笑嘻嘻地说。
“不成功我也会请客的。”方晓阳……地回答。
之所以用“……地”这样的表示,是因为找不到恰当的词来形容方晓阳的回答。从语气上看,他似乎并不在乎得到这个项目。其实,哪个律师不愿意有好的客户,做好的项目啊。“不在乎得到这个项目”不是事实,但是让他去搞公关,却不是他擅长的。
当然,一般认为,一个律师,对于客户,应该像饿狗扑食一样。可是在这方面,方晓阳似乎还不能入乡随俗。
多年来所受的教育让他一直认为律师和医生一样是有尊严的专业人士,医生是治人体的病的,或者是为人体做保健的,而律师是治社会的病的,或者是为企业为社会做保健的。当然应该是被治疗被保健的对象找上门来,哪能自己找到被治疗被保健的对象门上呢?再说,企业应该有选择的自由。就像做买卖一样,上赶着不是买卖,强扭的瓜不甜,求来的客户不是好客户。
记得在国外律师事务所工作的时候,方晓阳很年轻。他跟着一个老合伙人一起工作。老律师原来在高等法院做过法官,后来年纪大了,就辞了法官,来到这家律师事务所做合伙人。对雄心勃勃的方晓阳,他很欣赏,但是,他语重心长地对晓阳说了一番话。他说,如果想挣大钱,最好不要做律师。当然,做律师有很好的收入,但是,绝不可能发大财,要想发大财,最好去做实业。律师不可以像商人一样上门推销自己,而是应该坐在办公室里,摇着扇子等着客户上门。但是,客户一旦委托自己,就要把案子办好。这才是律师应有的态度。
老律师的话虽然给方晓阳的印象很深,但是,回国后的现实却给他这个书生气十足的书呆子沉重的打击。
刚刚回国的时候,没有一个客户,一切从零开始。他记得老律师的话,但是,坐在办公室,喝着茶,却坐不下去,一切都需要花费用。即使不吃不喝,每天的房租水电费、电话费、交通费总是少不了的。他无法坐在屋里,他无法不上门推销自己。他拜访了不少企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