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黎明前的磨难 1



    1

    8月。

    天火地火一块儿烧,闷热。

    敞篷交通车盖着帆布,不通气,不通风,更热了。汗水顺着每个人的脸往下淌。即使坐在车尾,高明文仍然热得敞开衬衫,露出洁白健康的胸脯来。由于路过周村等沿途村庄,经常有人搭此便车入矿或者进城,所以车子显得很拥挤。

    平时也就算了,干吗大热天也来起哄啊!高明文边喘热气,边想。过了马群,他就想喝水了,可包里只有菜,还有两瓶酒,唯独没有水。外面倒是不断有绿色的田野飞过,有水平似镜的塘水白花花地闪烁着耀眼的光辉。只是车子扬起的尘灰不时把这些美景掩盖起来,让高明文无法看清楚。高明文心浮气躁,更加感到口渴难耐。偏偏这时,还有几个农民在抽烟,呛得人头都发昏。按照以前的脾气,他早板起面孔,教训他们了。现在他忍住了,因为他觉得自己没有那个资格。他现在很怕人认出他似的,老是把脸埋得低低的。

    几个农民在聊天,声音不高,还是可以听见。一个农民说:“姓周的是个好人,没得说!”

    “好人?要不是‘太监’,看他好到哪里去!”

    “这话对!现在哪个大队干部不搞腐化,弄几个钱花花?他要不是太监,我敢跟你打赌,兴许比别人搞得多。”

    “听说他是因为他的养女下台的,遭人报复。”

    “怎么回事?”

    “就是那个红梅不愿嫁公社书记的儿子,书记来火了。”

    “乖乖,真敢报复,姓周的那可是一级残废,特等功臣!”

    “红梅那丫头也是,公社书记儿子追她好几年,人也不错,干吗呀这是!”

    “你不晓得啊?听说那丫头早就和矿上一个小白脸好上了。”

    “我晓得,就是那年批判会上讲话的那个戴副眼镜,文绉绉的人。”

    “哪啊,听说是给她辅导的那个,都好了半年了,听说都打胎了。”

    高明文朝外背着脸,生怕他们认出来,耳朵却一字不落地听着。这时,车停了,声音断了,有人从他的身边跳下车。一丝凉风吹进了车厢,让高明文为之一震,什么困意、渴意都一扫而空。

    没想到,红梅会暗恋自己,而且还暗恋了这么久。怪不得她不给严华喝她的女儿红茶,原本就有了一层深意。

    2

    车子经过周村停住了,有人下车。高明文犹豫再三还是没有下车。

    自从周嫂走后,高明文受到一连串的打击,根本没有时间来周村。这次回城,又发生很多变故,直到跟父亲脱离关系,才准予他回矿山。此时他已经离开矿山近一个月了。现在他对矿山很陌生,也缺失当初的激情,甚至没有跟任何人联系过,虽然曾经接到过刘月亭、王小虎打来的只言片语的安慰电话。重回乌鸦山矿,站在十分熟悉的矿井队门前的大广场,高明文觉得物是人非,自己再也不是以前的高明文了。他不知道是应该先去矿部报到,还是先回一中队。

    正在犹豫着,矿井队那辆白色救护车呼啸着停在他的身边,从里面伸出刘月亭的大脑袋:“上车吧!”高明文惊喜万分,赶紧上车。救护车又呼啸着朝乌鸦山外急驰。高明文看见车上除了刘月亭,还坐着王娟。有一个人躺在担架上,脸侧着,鼻孔里插着氧气管。矿井队的朱医生正给他把脉。

    刘月亭问:“朱医生,一万他怎么样?”一万?高明文吃惊地去扳那人的肩,被朱医生拦住了。“一万怎么了?”高明文问。刘月亭说:“初步断定是硅肺病。”高明文弯下腰,仔细端详着。只见一万双目紧闭,脸色蜡黄,人瘦得脱了一层。如果不是他鼻梁上那颗黑痣,高明文真不晓得是他。

    “为什么不早给他看医生?”高明文皱着眉头。王娟说:“他不肯啊,他早就发低烧,呼吸困难,可他就是不肯。也难怪,我们大家都没有见过这种病。”

    朱医生说:“这种病我早说过,是煤田铁矿常见病。主要是病人自我保护意识不够,比如在粉尘很大的环境里长期不戴口罩,大量粉尘沉淀在肺部,堵塞肺孔,造成肺叶运动滞缓,呼吸困难。轻者失去劳动能力,重者窒息死亡。据我了解,陈一万是乌鸦山矿首例硅肺病患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