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天助我也-第3/4页



    此门没有攻破,没关系,总有一个门可以攻破。此时的李景隆特别激动,因为朱棣不在,这座北平城马上就要被攻破了,自己可以扬眉吐气了。可他没想到朱高炽接下来的计划让他又一次成为了笑柄。

    时间来到了半夜,朱高炽派出一队勇士,对北平城外的南军进行偷袭,南军毫无防备,瞬间一片混乱,胆小的李景隆连忙下令退营十里。真就是:没有一点点防备,也没有一丝顾虑,你们就这样,闯进我的营里,让人好生气。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像李景隆这么愚蠢,都督瞿能就是一个有军事才能得人,他感到燕军这个偷袭活动只是虚张声势,只要趁势猛力攻击,北平城必破。瞿能和自己两个儿子带着一队一千多人的精锐骑兵,选择防守薄弱的张掖门进行攻击,在他们猛力攻击下,防守的士兵纷纷败退,眼看着就要攻破城门了,李景隆这个愚蠢的家伙下令停止攻击,因为他怕瞿能抢了他的功劳(景隆忌能成功)。李景隆啊李景隆,真是个奇葩,对这个人我无话可说。

    此时是农历十一月,北方天寒地冻。朱高炽利用了这一点物理知识,让人连夜在城墙上浇水,第二天李景隆派人攻城的时候,发现城墙上全部都是冰,不能登城。北平保卫战以朱高炽的防守成功结束了。

    这时,朱棣带着从大宁抢来的朵颜三卫回来了。李景隆移营向河西,先锋都督陈晖渡河而东。燕王率兵到达一座孤山,列并于北河西,河水难渡。第二天就下雪,朱棣就默默祈祷:天若助我,就让河水结冰吧。当天夜里果然河水结冰,燕王就率军渡过河,打败了都督陈晖,陈晖手下的士兵准备从河上逃走,没想到河水融化,很多士兵溺亡。接下来,朱棣率军来到了李景隆的郑村坝大营,李景隆已经准备好了一切。朱棣给手下各个将领分配好了任务,左右夹击,最强悍的朵颜三卫从中间进攻,很快就连破七营,燕军直逼李景隆的营地。

    但是燕军虽然厉害,人家南军人多,可以消耗很多时间,战争持续的时间越长,对燕军越不利,所以要速战速决。这个时候一个人给朱棣提出了宝贵的意见:集中军力攻击李景隆所在的中军,只要中军移动,就可以趁势左右夹击,一定能够获胜。朱棣听取了这个意见,提出这个建议的人叫马三保,后来朱棣赐名——郑和。

    没想到朱棣还没有开始攻击,李景隆已经连夜逃跑了,而且他是只顾自己逃走,没有带着士兵们一起走。由此可见,李景隆这个人既没有智商,也没有担当,再次对他无话可说。南军知道李景隆逃走以后,也都放弃兵器粮食,纷纷逃走。在燕军的追击下,南军崩溃大败。

    郑村坝战役的失败被黄子澄知道后,他瞒着消息不报,因为李景隆是他推荐的,他怕受牵连。当朱允炆问他的时候,他说:“两军交战,南军打胜了很多次,但是现在天气寒冷,士兵不堪忍受寒冷,所以就暂时去德州,等来年春天必能战胜逆贼。”黄子澄还私下告诉李景隆不要把郑村坝打败仗的消息告诉朱允炆。

    李景隆退到了德州,稍作休息,重新整顿军队,毕竟自己还是统帅,只要没有为国捐躯,这个仗还是要继续打下去。

    1400年,正月,燕王率军围攻蔚州,蔚州指挥投降,然后进攻大同,李景隆派兵营救大同。二月,鞑靼前来援助燕军。四月,李景隆搬来救兵:武定侯郭英,安陆侯吴杰,还挑选了一个都督平安。

    这次双方交战的地点是白沟河。李景隆和郭英、吴杰率领着六十万大军,号称百万大军在白沟河列阵以待。

    朱棣知道南军的先锋是平安以后,脸上露出一丝担忧。对诸将说:“平安曾经是我的部下,非常了解我的用兵战术,所以我们一定要先攻下平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