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新“官”上任三把火 个个学生怀胚胎-第2/3页
自从那次小会议之后,每个人心里都多了杆秤,一边学习、一边观察。早起晚归不说,平时还主动购买参考书,尤其是辛则成,还买了本地图册,准备好好学习文科综合。
这本地图册在高一刚分科的时候,马军军就让地理学习委员在班里统计过购买地图册的人数,原则是不强求,自愿购买,当时有两个版本,一个16开的,一个是32开的,价格也不一样,当时班里的很多人都买过了,辛则成因为舍不得花钱没有买,他一直拖到高三,除了地图册,还有英语辞典,别人买的是比较厚的牛津字典,而辛则成却买了一本高考必备,一直用着。他在初中的时候就不买学习工具书,不是不想学习,而是舍不得花钱。从小在并不富裕的家庭里长大的辛则成养成了勤俭节约的性格。
说实话,辛则成的地理成绩是不错的,文科综合的十一道选择题最多错两道,政治大题有时候还可以拿满分;数学成绩虽然不是第一,但基本上都在120分以上;英语成了辛则成的主攻方向,平时又读又背,信心十足;语文课是曾老师教的,辛则成的语文成绩并不太好,有人说他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还不及格,还有人说是他的答题卡涂错了。不管怎样,辛则成跟着曾老师学了、记了、背了,把能吃的东西尽量都吃了。“吃不完兜走,豁出去了”是辛则成的性格,也正是他这种性格,才使他从高一走到现在。
金州二中每天早上有上早操的习惯,而且学生会的人会在操场固定一个点,趁着大家绕操场跑步的时候清点一下各班的人数。除了上早操,学校还要求早起之后在宿舍把床被叠好之后再出宿舍,牙刷要朝一个方向摆放,被子都要放在床的一端,床下面的鞋子也要摆放整齐,然后下楼去操场站队,等待跑操,跑过操之后还要做广播体操。学生五点半起床收拾收拾,回到教室学习已经是六点半了,然而七点早读就放学了,仔细算算,早上学习的时间也就半个小时左右。辛则成很有意见,觉得学校有太多的形式,觉得自己学习的有效时间太少。
高三上学期,大家都很努力地学习,明确了学习目标,制定了学习计划,找准了竞争对手,全班上下呈现出“比”“帮”“赶”“超”“学”的气氛。
暑期的校园比往常安静了不少,操场中央长满了荒芜的杂草,女生宿舍楼前的湖水堆满了泛黑的绿,发出阵阵的刺鼻味,六层教学楼只有二楼和三楼教室的灯亮着,毗邻校门口的教导散发着微弱的灯,政教处主任燕学勤和几个老师聊着今年的高考,天空中飘过朵朵白云,在夜色的掩映下仿佛一个落地的考生借着灰暗表达对母校的眷恋和高考的不甘。
辛则成的学习状态自从被曾琼请进办公室以后,确实比以前踏实多了。早读那半个小时,辛则成每天都坚持背诵英语短文,以备考试之用,功夫不负有心人,他还真完完整整的背了几篇,背诵起来像是背文言文一样流畅,这让辛则成周围的同学羡慕不已。
其实,努力学习的不光有辛则成,上次被曾琼请到办公室的几个人里,其中有个女生准备走体育特长生,另外两个女生学的播音主持和美术,就连学习成绩一向不错的田家豪也参加了体育特长班的训练。田家豪身高一米六五,说来比马军军还高三厘米,但身材非常瘦弱,体重只有46公斤,还戴着一副将近四百度的近视眼镜,走起路来右侧肩膀往下一陷一陷的。
起初,曾琼不建议田家豪走体育特长生,在曾琼看来,体育训练绝非朝夕之功,需要更持久的苦练,即使能坚持到体育专业课的考试,像田家豪这样的身子板能达标吗?再说了,田家豪平时成绩在班里是十几名,到最后恐怕体育没过,也把文化课给耽误了。
曾琼担任高三班主任多年,有着丰富的教学和高考经验,他认为像田家豪这样努力冲刺一年,走一个好一点的二本学校不成问题,如果仅仅为了上个好学校而选择一条不适合自己的路不值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