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纠结-第2/4页



    “大婶,我明天送药来,我家有,我爸备了好几瓶呢!“林子边说边擦额上的汗水。

    “呀!那太不好意思了,我做饭去,你歇一下。”母亲说完转身去了厨房。

    “不了,我得回去呢!要不,我爸妈该不放心啦!”林子倒了杯水放在山菊旁边,边擦汗边挥手出门走了。

    山菊看了看,包扎的很好,没有刚才那么疼了。第二天,刚刚吃过早饭,母亲挽着山菊出来院子透风,雨芳和他父母听说了山菊受伤,一家人都过来了。几个人在院子围着山菊,二婶还关切地说:“要不去镇上医院,检查下。“

    “没事二婶,没伤骨头,就是划伤了,过几天就好了。”山菊看看门外说。

    “雨芳的事怎么样了,是不是快办婚事了?”山菊母亲关切地问。

    “不急,等过完冬,过了年,开春就给他们办婚事。”二婶满脸慈爱地说。

    “等雨芳去了山外,看看有合适的,再给山菊找一个,出山不容易!不是得力的主要亲戚,人家不给找呢!再说,山外人不大愿意找咱们山里孩子!”

    “是呀是呀!人家那都讲究门当户对呢!咱山里娃没有人家见识广呢!”山菊母亲应着:“没事,包在我身上,一定给山菊也找个山外的。”

    几个人说着话,雨芳父母回去了,雨芳陪着山菊说着悄悄话,不时发出会心的笑声。“雨芳,准备下地了。”门外传来雨芳父亲的声音。“我先下地,回来再陪你。”雨芳边说边快步跑出门随父母去干活了。

    山菊母亲回屋拿了个鞋底子出来:“你没事学学针线活,将来都有用。”

    山菊捏着母亲已经纳了一半的鞋底,学着母亲的样子,用一把尖尖的锥子先在合适的位置上扎出一个细细的针眼,才把穿好细绳子的针从针眼拉过去,才纳几针就已经额上渗出细密的汗水了,看针脚,和母亲的有了明显的区别。

    正当她准备再用锥子锥下一个针眼时,门外传来脚步声。“大婶,我把昨天那捆柴给背回来了,顺便拿了一瓶药给山菊换。”山菊抬头看看放下柴禾,又从兜里掏出一瓶药的林子,抬头朝屋里喊:“妈,来人啦!”

    母亲刚收拾好屋子,听到喊声,拍拍衣袖,拉下挽起的衣袖走出来。“哎哟,这孩子,柴禾就放那,我得空去背回来,你还专门送回来。”

    “反正这几天也没啥事,闲着也是闲着,就顺道给背回来了。”

    “来,看看伤口,要不要换药。”说着,林子蹲下来,拉起山菊裤角,“不用啦,都没那么疼了,山菊躲避着推开林子的手。

    “呀!都结茄了,我再清洗一下伤口,抹点药,这样就长得快。”林子拿出一个药瓶,里面有药棉,他轻轻擦试伤口,好大一会,才擦干净,又用一只手拿起好一个药瓶,轻轻抖动着,把白色的药粉均匀地撒在伤口上。一阵清凉从伤口传来,山菊感觉到痒酥酥地疼痛。她吸了一口气,林林子停下来,“疼吗?”“还行,不是很疼。”“那就好,这是特效药,治这种红伤效果可好了。”林子边说边拧紧盖子,把药瓶放在山菊身后的窗台上。

    母亲倒好了水让林子洗了一下,又端出杯子让林子喝水。林子抿了一口水,把杯子放下,起身把院里随意放着的柴禾一捆捆垒起来,很快,院子里就出现了一道整齐的柴垛。

    “哎呀!林子,快放下,这话我闲了干,你们说说话。”母亲又端了一盘清洗好的梨子出来。这还是山菊从山外带回来的,娘俩舍不得吃,一直放着。

    林子刚好堆完柴垛,就洗洗手,接过梨子盘子,又放在窗台上。

    “林子,家里还有什么人呢?“母亲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