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增兵合肥-第2/5页



        张昭低声说道:“然则也从来未见公瑾来书陈说此事。”

        孙权忽然说道:“公瑾一心为国,并无私念。他不贪赏赐,不慕功名,所以并未提及此事。这些孔明昨夜已经说过。”

        “孤的大都督,却需要让一个外人来替孤澄清。公瑾辛苦在外练兵,朝内却有诸多非议之词。孤之过也……”

        孙权仰天叹息,只觉多有对不起周瑜之处,心中羞愧难安。

        两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下。

        鲁肃心中着急,盼着孙权火速决断,立刻动兵。然而江东氏族担心柴桑用兵,地近他们的氏族,不但粮草花销需要他们承担,而且兵马的冲击,对于他们氏族的产业运营,也会造成不小的影响。所以执意反对,不肯动兵。

        直到中午,两方依然难分高下,互相之间无法说服对方。

        太史慈本是武将,见文臣之间口角不绝,唾沫乱飞,早就忍耐不了了,却又不得不强行隐忍。

        “主公,孙伯符将军曾说:‘外事不决可问周瑜’,主公何不飞马传书,问计大都督?虽然麻烦,早要强过这毫无意义的争辩!”

        太史慈心中对于鲁肃的观点极为认可,却又没法说服江东氏族,而且他也知道,江东氏族所考虑的,多是自己的利益。整个江东除了周瑜之外,无人能震慑得了这些老顽固。

        孙权转身说道:“昨夜子时,孤已经私派八百里精骑,前往鄱阳请教公瑾去了。想必午后一早便能回来。且等下午再议!”

        众臣各自散去,专等下午。

        ……

        “孔明,真是如你所言,那群老顽固,我真要吐血!”

        鲁肃回到府中,见诸葛亮正悠闲的坐在檐下的躺椅上,微闭双眼,轻轻摇着羽扇,身体微微晃动,极为舒适的样子。

        “可有结论了么?”

        诸葛亮听到鲁肃的声音,缓缓起身,笑着说道。

        鲁肃皱眉摇头,叹息说道:“误国者,庸人也!我不知死于何地!”

        诸葛亮哈哈大笑,伸手拉过鲁肃,将他轻轻的按在躺椅上,让他休息片刻,一边说道:“你这样说,也有失偏颇。一块烂叶也有他的用处,何况于人?若无这些氏族维持,江东的经济未必如此的繁荣,民生未必如此的满足。粮草未必如此的充实。若江东皆是周公瑾,恐怕四方扰攘,征战不休,民力疲困,早就灭亡了。又何来的如此繁荣局面?”

        鲁肃气息稍微顺滑了一点,点头说道:“你说的也是。但我江东也为负了他们,哪个不是锦衣玉食,朱门大户,位高权重?只是当此危亡之际,他们却固执己见……”

        诸葛亮轻摇羽扇,站在檐下,眯着眼笑道:‘这有何难?我给你出个主意,保管他们不再执拗。’

        鲁肃翻身而起,凑到孔明身边,急切的问道:“什么办法!快说来我听。”

        诸葛亮附在鲁肃耳边,低声说了几句,鲁肃大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