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摄政王的大业-第2/3页
还为贤亲王举办了一场盛大的葬礼,其规模不下于国丧。
至于贤亲王名下的产业,便因无人管理,感念贤亲王忠孝两全,全部收于国库,由工部统一管理。
瑶华听说过一句话“死了和珅,喂饱嘉庆”,现在她觉得贤亲王的事情就是最真实的写照。
这厮一死,慕远帆便派工部查抄了他名下的产业。
以往只知道朱阕国有一半的产业都属于贤亲王,现在经过细细盘点,才知道这厮富得岂止是流油。
就算朱阕国再经历一次战乱灾荒,也能够安然无忧地度过。
慕远帆和瑶华足足把贤亲王的祖宗十八代骂了个遍,想当初朱阕国刚经历了战乱的洗礼,又面临蝗灾袭击,民不聊生,百姓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贤亲王明明在朝中当权,却对此装聋作哑,不闻不问。
要不是他大发国难财,只怕朱阕国还不会走到需要*来筹集资金的地步。
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这厮坏事做尽,最后总算为朱阕国积累了最大的一桶金。
有了这么大一笔财产充入国库,朱阕国国库空虚的局面立马来了个大逆转。
慕远帆在去年抗灾之时便已颁过旨,朱阕国全国上下,无论农、工、商户,一律免去三年赋税。
这实在是一步铤而走险的棋,三年各州府衙不用纳税,结果势必富了百姓,穷了朝廷。
如果这中间再出现一些贪官污吏,那朱阕国改朝换代的日子只怕就不远了。
现在可好,有了贤亲王的资产做后盾,别说三年不纳税,就算五年不纳税,国库也不会亏空。
第一季麦子业已成熟,各州各地又开始了大抢收。
短短十几天,全国的麦子都收割完毕,很快,又种上了晚稻。
百姓的肚子和朝廷的亏空,一下子两个大难题被解决,慕远帆整天都面带喜色。
老百姓们或许还可以被糊弄一下,认为贤亲王等人之死是天神发怒。
但朝中的大臣们可不是随便就能糊弄过去的,眼见着摄政王一面给贤亲王大办丧事,另一边又忙着查抄他的产业,许多人便已经心知肚明了。
本来还左右摇摆、举棋不定,准备跟着贤亲王跑路的人彻底被吓破了胆,灰溜溜地夹着尾巴,再也不敢为虎作伥了。
朱阕国朝廷内外,第一次出现了长达数月没有外忧内患,没有党派之争的大好局面。
擒贼先擒王,冰枫的小分队第一次出手就大获全胜,创造下了谁也没有想到的神话。
所有的人都高兴得找不着北,冰枫更是开心得热泪涟涟。
她父亲战死沙场,一生以朱阕国社稷为重,建功立业,至死也没能看见朱阕国的百姓过上好日子。
没想到她先前百般拒绝的事情,却一不小心成就了摄政王的大业。
虽说她们这个血滴子小分队见不得光,在事情完成之后,慕远帆和瑶华更是将小分队转入地下,小分队内人人几乎都变成了死士。
但她还是由衷地感到高兴,对于血滴子的训练,比以前更加上心了。
瑶华组建的这支血滴子小分队的队员都是经过慕远帆、她和冰枫层层筛选出来的,每一个都能保证万无一失。
但血滴子这东西过于阴狠,杀气太重。
和慕远帆商量了一下,瑶华干脆让冰枫将血滴子小分队与慕远帆的死士组织合并,血滴子直接听命于慕远帆。
除了冰枫之外,没有任务的时候,小分队的队员都不许离开基地。
血滴子对于瑶华来说是个雨鞋烫手的山芋,她只想偶尔插手一下,连冰枫她都不想让其涉及太深。
毕竟冰枫是慕远帆的侍妾,不是杀手。
不过万事有利有弊,正因为冰枫是慕远帆的侍妾,才会对慕远帆愚忠。
所以瑶华也舍不得丢掉这个烫手山芋,只将它转手给了慕远帆。
慕远帆明白瑶华的意思,国泰民安固然好。
但一个国家,想要国家强盛,百姓安居乐业,没有一点障碍是不可能的。
他留下这个组织,只等发生异常时派上特殊的用场,相当于手里的一支特种部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