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远帆脸都被她气绿了



    瑶华和慕远帆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事情总算没有节外生枝,就只等安池那边开山引水工程完工后的胜利果实了。

    在等待的日子里,慕远帆也没闲着。

    文武百官几乎全部出动,加宽修建河道。

    很快,坚固的河道便一条条修好了,淳滨所率军队也顺利地将维吾纳母河沿岸的居民全部迁出安置。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慕远帆和瑶华每日里望眼欲穿,专门等安池的捷报。

    眼见到了瑶华与曾元泰击掌盟誓的最后一天,安池那边还没有消息传来。

    不止是瑶华,就连慕远帆也着急了。

    这最后一步也是最最困难的,只要这一步行不通,那么之前所有的努力就都白费了。

    瑶华心里也着实为安池捏着一把汗,炸山饮水这就跟二十一世界的炸山修路道理差不多。

    瑶华那时候颇为关注新藏铁路的修建,她记得新闻里天天播报,因为气候恶劣,铁路修建的进展十分缓慢。

    历时几年,那条连接了祖国大西北的第一条铁路才通车。

    而现在,她只给了安池短短的一个月时间。

    这一个月之内,除掉安池返回去准备和丞相押送火药在路途上耗费的时间,真正剩下来的日子并不多。

    安池虽然以前就开始命人偷偷地暗修河道,但毕竟工程隐秘,进度很缓慢。

    而现在,他回去后不但要加固所有的河道,安置河岸的村民,还得把那么巨大的雪山炸开。

    这可不是小孩子扮家家的游戏,在北玄国的时候,瑶华专门在安池的陪同下对雪山周围的地形进行过考察。

    如果这座雪山那么容易就被炸开,北玄国也不用世世代代和朱阙国抢水源了。

    还是在御书房内,除了还在地州没有返朝的大驸马淳滨与江无极之外,在座的还是一个月前在御书房内的讨伐派和保王派。

    那时候对立的两面,现在已经冰释前嫌,谁也不再提月前对七公主慕容瑶华的弹劾了。

    但所有的人都战战兢兢,因为一个月的赌约期限已到,一场不亚于屠杀的戏码立时要上演,谁心里都没着没落的。

    当初讨伐派里有不少人担心江山社稷,这才随声附和,极力弹劾七公主。

    可是,在这一个月内,七公主所有的承诺都一一实现了。

    唯独最后这项开山引水尚无消息,这怎么能不让他们焦急?

    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开山引水已经在实施了,只要假以时日,便会大获全胜。

    也就是说,七公主当日说言句句属实,她真的是上天派来拯救朱阙国的仙子。

    对仙子,怎么可以滥用酷刑,送到围城那样的地方去呢?

    曾元泰明显是输了,但却在时间上占尽了先机。

    所以这场看似简单的赌约,实际上变成了没有答案的悬案,所有的人都捏着冷汗。

    最着急的人莫过于慕远帆了,他在今晚御书房议事之前还和瑶华发生了一场争执。

    眼见安池不可能按时完工,击掌盟誓如同签下军令状。

    军令状一签,任何人都再无回天之力。

    所以,瑶华看似赢定的赌约最后却还是输了。

    慕远帆不甘心,他怎么可能眼睁睁地看着瑶华被送进围城去?

    所以,在掌灯前,他背着瑶华召见飞狐,意图让飞狐迷晕瑶华,将她偷偷送出宫去。

    想以前慕远帆最怕的事情就是让瑶华离开,可是现在,他真的没有办法了。

    只要瑶华活着,就会有希望。

    一旦朱阙国国泰民安,他会再找借口把瑶华接回来的。

    他深知瑶华的脾性,这么下三滥的手段瑶华决计不会听从。

    瑶华是个一诺千金的人,答应了的事情,就算掉脑袋也一定会完成。

    和她商量一定会被否决,所以慕远帆就打算背着她。

    偏偏这飞狐是个榆木疙瘩,对瑶华的愚忠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程度。

    虽然他曾经是慕远帆圈养的死士,现在却是对瑶华忠诚得没有任何理由。

    慕远帆这样的命令他不敢不听从,但却死板板地跑去找瑶华询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