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彭村
每年的八月初十之后最近的一个周六和周日两天,是彭村两大家族祭祖的日子。
这两天对于彭村的许家和丁家都是像过年一样的大日子。这期间,彭村上下,无论是许家还是丁家,不管是在家还是在外,无论身份高底贵贱,都不约而同的回到彭村,参加祭祖大典。
许天扬也请假回村了,他和师傅许天柱商量好了,许天扬周六回去,许天柱周日回去。
和许天扬丁羚一起回来的还有周正路彭菲菲。
众人跟随许天扬走过村子中间的绿茵小道,两边整齐排列的杨树在秋风中微微摆动,像是在列队欢迎四面八方回家的游子。道旁,村中的几位长者拄着拐杖,对身边的一些中年人吩咐着什么。有一大群孩童,嬉笑着,打闹着,相互追逐着。时而有村中的几位谁家的小媳妇端着盛满果品的餐盘,一边匆忙的从村东奔向村西,或者从村西奔向村东,一边还不忘记和身边经过的熟人打声招呼。说说笑笑嘻嘻哈哈间把整个彭村的祭祖堂会带入欢快的氛围。
在杨树小道的东西两边分别有引路牌写着:许家宴和丁家宴。
绿茵小路的最中间是一个小广场,广场的北边坐北朝南有一栋庄严的三间瓦房,房檐下赫然写着几个大字,“彭氏祠堂”
彭菲菲非常好奇的轻声问身旁的丁羚,为什么只有许家和丁家,我们彭家的人呢?
闻听此言,其余三位好朋友也忽然意识到,原来彭菲菲也姓彭,这位大小姐理所当然的关心彭姓在本村的地位。
周正路也是不解的问到:对呀,彭村和彭氏祠堂,怎么没有姓彭的人家?
许天扬引导众人向东绕道,进入小道东侧的许家宴场地,然后给大家讲解彭村许家和丁家的来历。
彭村,名为彭村,却没有一家姓彭的人家,西边是丁家,东边是许家。在不是农忙的季节,村里的人们无论男女老少,早餐总是端着自家的饭碗集中到村中间的小广场。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边吃饭边聊天成龙彭村人特别的早餐方式。这里是全村人信仰的中心,同时也是全村人的新闻中心,全村的大事小事,几乎都是从这里传播出去的。这里形成了特殊的彭村饭场文化。
彭氏祠堂最首位的牌位供奉着:彭老先祖之位。然后左右分别是丁氏先祖和许氏先祖。
其实,彭村之所以叫彭村,是因为之前彭村居住的的确是彭姓人家。这段历史,在许家和丁家两家的家谱中都有记载。
明朝初年,彭老先祖是当地方园百十里非常著名的御医,相传,彭老先生曾经是明太祖朱元璋后宫御医,因多次为马皇后诊病,结实了皇后身边一位中原籍李姓宫女,并在多次的交往中产生了感情,后来至其怀孕。因李氏肚子越来越大,后来还是被人告发与马皇后。在那个封建年代,与宫女私通可是杀头之罪。
那天,彭老太爷紧紧的抱住李姓宫女,两人立下山盟海誓,我愿意与你一起赴死,当天他们在一起幽会时被宫中侍卫抓获。马皇后对其二人网开一面,打发他们回到原籍,并给了这位李姓宫女一大笔金银珠宝作为嫁妆,这位宫女就是后来彭家的太祖奶奶李氏。二人带着在宫中挣来的俸禄和皇后所赐的嫁妆回到家乡宛北彭村,彭老先生在村子正中心买地盖起了一处大宅院,开了一家医馆,为家乡父老医病疗伤。
短时间内,彭村医馆成为了方园几百里有名的医馆,彭老先生也成为了当地赫赫有名的神医。钱越赚越多,医馆越建越大,在原来的宅院两边又分别盖起了两处厢房。
李老祖奶奶从京城回来的路上产下长女彭倩,第三年又生下次女彭婉,从此,老太奶奶的肚子好像开始罢工了,再也没有凸起过。彭老先生视两个女儿如掌上明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