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湿摩求妻(上)
奇武的继位,代表着俱卢霸权的退出,注意,不是衰落而是退出,毗湿摩在反思花钏的死后,认为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十分欠缺,单靠贞信一个女人是无法解决问题。在再三考虑后,毗湿摩决定今后要把工作的重心放在国王的培养和教育上,这就意味着他今后无暇维系霸权统治。这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因为哪怕国力再强盛,任凭昏君瞎折腾,早晚是要完蛋;相反,如果天降猛男,其受命于国家危难之中,上下一心,扭转乾坤并非梦话。最好的例子莫过于中国战国时期魏惠文王和秦孝公这对活宝。
俱卢退出霸主之位不久后,其在各国的影响力骤降,赡部洲的权力出现真空,政治环境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一场风腥血雨在所难免,而这,俱卢国已并不关心,它要做的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重育贤王。
也许是管教有方,在毗湿摩和贞信的努力栽培下,原本跟住叛逆的奇武也变得乖巧听话,展现出“贤王之才”。记载说他“通晓法论、精通正法”,且待人友善而有礼,因而受众人爱戴,是一位好国王。而且与他那叛逆的兄长相反,奇武对毗湿摩可谓十分崇敬,常在众人面前称呼毗湿摩尊称为“兄长“”,在政治地位上,奇武是王,毗湿摩是臣,然而奇武可不理会君臣之礼,直接在公众面前谦卑自称“小弟”,这可是给予毗湿摩十分的敬重,这让毗湿摩大为感动和高兴,对他也是悉心保护。如果有什么不足的话,就是身体差。
史书说他“久卧病床,稍作风寒便咳嗽不止,甚至晕厥。”从现在的医学角度分析,当时奇武应该患有肺痨,经常咳嗽,再加上操劳,身体每况愈下。记载毫不客气的评价他们两兄弟,说“花钏有刹帝利之身而无刹帝利之德,而奇武则有刹帝利之德却失刹帝利之身,二者不可得兼,非俱卢之福分。”
只能说,这两兄弟都不是当国王的料。
即管奇武身体欠佳,连能当国王都成问题,但毗湿摩却义无反顾地辅助他,捍卫和治理他们的王国。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眼看奇武老大不小却仍旧单身,一如他父亲当年那般状况,贞信和毗湿摩为此日益头疼,而且更严峻的是以奇武这样的身子万一稍有不慎,只怕。。。
总之一旦往不好的方面想,毗湿摩就头皮发麻,正襟危坐,他寻遍天下名医,甚至找上仙人,然而面对奇武每况愈下的糟糕身体,纷纷都摇头表示束手无策,而至于他最后的希望师傅则一直找不着人,毗湿摩实在没办法,只能跟贞信商量奇武的婚事,至少给俱卢留点香火,按理来说,以俱卢这样的家底,要给奇武找个老婆不是什么难事,但现实情况就是为奇武说亲的使臣游列各国,硬是变成多国旅游,各国国王都对俱卢来的求亲使者热情招待,给尽老大哥面子,至于要娶我家女儿?唉,孩子年纪还小,还不是时候,要不你去邻国问问,那边好像有合适的,反正是自有国情在此。就这样在诸国你推搡我让贤之下,奇武的婚事一拖再拖,拖到毗湿摩终于忍无可忍。
你们这群饭桶,叫你们为国王找个老婆有那么难嘛?毗湿摩实在无法理解,俱卢虽非霸主,但实力犹在,为什么就连找一个王后都找不到?以毗湿摩这个无垢之心,是好难理解那些国王的小心思,首先站在父亲的角度来讲,当然是希望女儿能找个好归宿,嫁个好人家获得幸福(好比渔人王一样),但奇武的身体羸弱,在赡部洲是人尽皆知,有谁愿意将自己的女儿去嫁给一个随时一命呜呼的男人,这不是把自己的女儿坑惨了嘛?要知道,当时的妇女一旦成为寡妇,可没有再嫁的选择,只能一辈子孤独终老,除非不是亲生,不然绝不会这样把女儿往死里怼。
哪怕真有父亲狠心让自己的女儿嫁给这么个病秧子,这样做的目的必然是为了换取某些政治的利益,例如安全、结盟等,在赡部洲,女性的地位很低下,哪怕贵为公主,她们的唯一价值就是作为政治利益的筹码,远嫁他乡为自己国家谋取利益,在古代针对这种行为有一个专门的名词叫“联姻”,按这种逻辑的话,应该还是有人愿意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奇武,但很不幸,俱卢已经甚少过问赡部洲的政治,一心只顾着自己的三分一亩地,所以作为联姻对象真的大可不必,倒是有些国家想找个靠山保护自己,可惜那些国家都离俱卢太远,离战场太近,而且而无霸主的威慑力,远水救不了近火,只好找个实力差点但靠近的国家交好就是。因而奇武完美错过了所有适合的结婚对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