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家族情深 娑黎丝SULIS-第2/3页



    “好不容易来到珠海一趟,我带你去看个地方~”

    麦客满怀好奇心的看着沿路的风景,手机搜索着ZH市的名胜古迹,跟大姨聊着珠海的发展变化,感叹于珠海从一个荒滩僻壤变成一个现代化的新型城市。

    车一直沿着港湾大道往北,快到珠海北高铁站时,拐进了GD省道S268,不到5公里,来到了一个叫金鼎的地方,现在这个地方在十几年前已经合并为唐家湾镇。

    “JM~,看见了吗,我们面前这家工厂?”

    “姨,看见了!它有什么特别吗?”麦客与妮娜下了车,妮娜逐步靠近这家斑驳墙壁的工厂,直到近在咫尺才停了下来,麦客看着姨的侧颜,神情凝重。

    “物是人非了…”

    2

    顺着妮娜大姨手指的方向,时间仿佛瞬间回到了1990年。

    1979年珠海建市,1980年建立珠海经济特区,这对充分利用珠海优越条件,促进珠海经济的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当时珠海特区的定位是政策开放的基地,是对外开放的窗口。

    1990年的珠海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在完成了力量蓄积之后,珠海向内地劳动力人口张开了梦想的翅膀,在更为广阔的特区舞台上,向着城市发展的新高度攀升。

    作为当时劳动力输出大省的湖南,麦客的母亲也就是妮娜的大姐,率先南下珠海,进入了此刻俩人面前的这家工厂,当年这里是珠海金鼎地区非常有名上规模的制衣厂。

    1990年春节后,妮娜听从了家人的安排跟家中的长辈去武汉念书,但不知道什么原因,却在桂林中转车的时候,这位长辈把妮娜又送了回来。

    妮娜本身读书的成绩就不错,一直是打算继续念书。最初的考虑根本没有选择南下打工,家族里的教育都是教导小孩们一定要多读书,才能跨越阶层、出人头地。

    被长辈送回家乡的妮娜,碰到了家族里年长她几岁的红姐。红姐在之前也有跟麦客的母亲,也就是红姐与妮娜,大家共同的大姐,去过珠海打工。

    当时作为经济特区的珠海,春节期间各项检查非常严格,年后查暂住证与找工作也颇为困难,红姐就返回了家乡。

    妮娜的父亲差不多在这个时候被查出罹患癌症,家庭突然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的因素,没有办法继续供妮娜读书,然后妮娜的父亲就委托红姐,带妮娜去珠海大姐那边找工作。

    家族里的商量是,让红姐带着小自己几岁的妮娜去打工,大家相对来说也会更放心。

    此时,从未出远门的妮娜,就与红姐一起,跟着同村的一个人从镇里到县城,从县城坐车到郴州,再从郴州辗转到广州。

    在从广州出发珠海至麦客母亲工作工厂的这一路,却发生了令妮娜一生铭记于心的‘恶’。

    当时村里这个人从广州把妮娜与红姐送上去珠海的车,却以买票的名义直接骗了她们16块钱。16块钱相当于当时成年人工作一个星期的工资。

    妮娜与红姐上车后,司机与售票员恶狠狠地说,“你们两个靓女,快买票!”

    “我们买过票了!”妮娜理直气壮地说道。

    “票呢?”售票员朝两人伸出了手,“检票~”

    “不是,我们老乡给我们买过票了~”妮娜差点急哭了,在车上四处张望老乡的身影。

    “买过票了,那票呢?”车上的售票员不耐烦地回了一句,“不买票就下车!”

    “……”

    90年代的这种载客小巴车,如同黄渤、高虎主演的《上车,走吧》,出门在外、冷暖自知,争吵、哭泣、汗水、泪水都起不到实际作用。最终她们还是再买了一次车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