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四十五度角仰望星空......



“这个......” 

 “还有一点小问题......” 

 李子钦也没想到李二旦轻描淡写地就把十个亿的资金缺口给解决了。 

 所以技术上的问题她刚开始压根就没打算提。 

 现在被问起,她心中有些忐忑。 

 “是电极材料对吧?” 

 李二旦呵呵一笑。 

 “曾柔,新能源的工厂和研究所应该可以投入使用了吧?” 

 曾柔点头:“是的,主人,今天让您过来就是想告诉你,江泽新能源公司的人才招募计划已经结束,项目已经完成了分组。” 

 石墨烯是虚拟现实技术电极和锂电池薄膜的关键技术材料。 

 没有这个东西,设想再天马行空,也无济于事。 

 仿制这块薄膜的难度,相当于让一个茹毛饮血的土著部落,生产一个塑料袋。 

 石墨烯并非单纯一种材料,而是碳基材料中的一大类。 

 有纳米薄膜,纳米管,纳米球...... 

 和生活中常说的性格决定命运一样。 

 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物质,也遵循着决定论。 

 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功能,功能决定用途。 

 碳硅锗锡铅! 

 碳硅作为元素周期表中ⅣA族中,唯二的非金属元素。 

 二者均具有极强的稳定性。 

 而碳的非金属性,也就是氧化能力弱于硅,所以稳定性远高于硅。 

 于是人类目前能熟练掌握的还是稍易控制的硅晶体材料。 

 而碳晶体才是真正的材料之王。 

 由一层碳原子编织而成的石墨烯,展现出二维的碳晶体。 

 其中每个碳原子都巧妙地与邻近的三个碳原子形成sp2杂化键,构建出独特的六角形蜂窝状晶格。 

 自然界中,蜜蜂很早就知道这种结构最为稳定和简单。 

 这种神秘物质,其厚度不过一个原子层,而原子间除了依靠与旁边的三个碳原子通过σ键相连,因此拥有惊人的柔韧性和广阔的表面积。 

 其强度差不多是质量最好的钢材强度的一百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金刚石在石墨烯面前也只能是个“小弟弟”。 

 用一个直观的例子说明。 

 石墨烯制作而成的垃圾袋,承重两吨。 

 最主要的是,它,厚度0.35纳米。 

 仅仅是一张A4纸的百万分之一,一根头发丝直径的二十万分之一。 

 而所谓碳纳米材料,其实只不过是用长度单位给石墨烯材料换了个昵称。 

 如著名影视作品中的飞刃,只不过是利用石墨烯制成的单壁碳纳米集束管。 

 这也是未来制造太空电梯最为理想的原材料。 

 而且,每个碳原子的最外层π电子还会与其他碳原子的π电子一起,构建起一片广阔的大π键领域。 

 在这个区域内,电子能够自由地流动,这也赋予了石墨烯接近超导的导电性。 

 可控核聚变最为关键的也是耐高温的材料,没有任何物质可以承受太阳的温度。 

 我们只能退而求其次,不能直接将这个小太阳关起来。 

 那就选择将1.6亿℃的高温封禁在一个磁场中。 

 但就算如此,构成磁场本身的材料,你觉得它要多耐热? 

 目前航天领域使用的碳-硅陶瓷基的复合材料,就能够承受2000摄氏度的高温,且质量非常轻。 

 造物主用碳作为生命的基调,就决定,由硅晶体造就的芯片科技终将被抛弃。 

 人类未来的方向,是万物基于碳的钢铁洪流。 

 当石墨烯材料突破之日,就是人类远征星辰大海之时。 

 “是的,我们的项目组组长将锂电池拆解后,说并没有发现电池的正极材料。” 

 “没有正极?怎么可能?电池怎么会没有正极呢?” 

 对化学极为感兴趣的李小艾已经将高中的化学知识温习了一遍。 

 配合被专注药剂改造过的超绝记忆力大脑。 

 李小艾早就将电化学知识滚瓜烂熟。 

 所以曾柔一说出这话,简直就颠覆了她的认知。 

 “这不科学,没有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电子定向移动,哪来的电流呀?” 

 “锂电池不就是锂做正极,石墨做负极喽,里面肯定有碳棒的。” 

 李二旦微微一笑:“要是这电池是用锂做负极呢?” 

 李小艾当即反驳:“这不可能,哥,你上学的时候有没有认真听讲?” 

 “锂是金属性最强的金属单质,没有元素能让它得电子!”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