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宝玉讪讪笑着还不信,只要老船家全收下。
老船家摇头笑道:“老汉也不是那贪心的,公子快收起来。这江湖上,亡命打劫的、见财偷抢的防不胜。公子出门在外不比在家中万不可再这般露富了,若然被人盯上,只怕连命都是难保的。”
宝玉听了深觉有理,因放了几张小额近五百两的银票在袖内,其余的却贴身藏好了。
自此便只听老船家的话,换了寻常衣衫,跟着船儿一路南下。
这日来到徽州,老船家要上岸添置东西,宝玉正想见识一下这里街市繁华,便也跟着。
走至人流熙攘的街市,宝玉正瞧着各色商铺,就被街中一阵低泣声吸引住了。只见一个未留头的小女孩一身孝服跪在地上,旁边卷着一张破席,旁边白纸上写了四个大字‘卖身葬母’。旁边围着几个人看热闹。
宝玉触目心惊,忙上前问多少银子,小女孩子抬起瘦黄的小脸,小小的眼睛里满是泪水,也不说话,只伸出1根食指。
宝玉忙问:“一百两?”
小女孩摇摇头,旁边一位卖菜的大婶说:“这位爷,发发善心买了她吧,就一两银子。可怜她都跪了半天了。”
宝玉只疑自己的耳朵听错了,忙又问多少。
小女孩哭着磕头说:“大爷,行行好,一两银子买了我吧,我会烧火做饭,还会洗衣裳!”
宝玉震惊不已,哪里想到这世上竟有为了一两银子而卖身的,更可怜竟没人肯舍一两银子买她。
忙从袖内掏出银票来,翻遍了最少也是一百两的,因想随手赏给小女孩。却见老船家走了过来,只叫宝玉收起银票,自己向怀中掏出一个零碎银子给宝玉道:“这些只怕已近二两了,拿去给那孩子吧。”
宝玉接过递给小女孩子,小女孩子忙磕头道谢,只道等葬了母亲便随爷走。
宝玉原只想舍银子让小女孩葬母,倒没想买小女孩子。奈何小女孩没了父母只孤身一人,没人买也活不成,只要跟着宝玉。
宝玉心下也不忍,只得应了。老船家无奈的摇摇头,因和宝玉一起帮那小女孩葬了母亲。
待到宝玉和老船家带着小女孩回到船上时,宝玉才发觉自己袖内的银票全不翼而飞了。才更明白老船家的话果是实情,经此一事对世间冷暖险恶更深了一层理解。
至此一路,宝玉但凡遇到苦命女子或是在茶楼卖唱的女子,或是在街头杂耍卖艺的女子,或是在泊岸码头揽客的青楼女子,都多舍银两救助。
老船家也劝了几回也罢了。待到了云南时,宝玉身上几万两银票只剩下了近两千两。
这日宝玉到大理寺去游玩,看着袅袅香烟,听着重重梵音,想起此身种种往事,竟生了出家之意。
大理寺的主持默默瞧了宝玉片刻道:“施主尘缘未了,还不能入我门来!”
宝玉不解,想着自己抛家弃亲,万里孤身来此,哪里还有尘缘。
主持笑道:“不然施主身上为何还有那只麒麟,还有一些诗词稿子呢!”
宝玉心下诧然,不知自己离家时带的这两样东西怎么被主持知道的。
主持笑道:“施主也是有慧根的,只现在还不是入我门的时候。施主回乡去吧!”
宝玉无可奈何,只得又回去找那老船家。却在无意间听得了泊岸上来往人等闲谈起京中皇上杀了一个皇子,一个王爷家也被满门抄斩了,又抄查了许多有牵连的王侯世家。
宝玉心下一惊,倒怕是北静王家被抄了,想到林妹妹还不知如何,忙就要赶回京中。
老船家多年飘泊江湖,也没家业儿女,近一年的相处,已喜欢上宝玉的爽直善良。此时见宝玉急急的要赶回京中,也不十分放心,因托了一个相熟与的同行好友载宝玉进京。
临行前宝玉只留了近百两的银子做路费盘缠,其余近两千两银子全两银子给老船家叫好生照看了那个小女孩。
待宝玉到了京城才知道被查抄的是自己家,昔日的宁荣二府已换成他人门庭,往昔的大观园已变成华文府,这一年多的时间,竟已是苍海桑田人世巨变,自己已从一个豪门公子沦落为草芥平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