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当下打下主意便到怡红院来找宝玉。

    怡红院中寂然无声,王夫人仍不让丫头们通报,自往里走。宝玉正在书房里坐着看书,麝月秋纹一个在打扇子,一个做着针线。见了王夫人来都忙站起来相迎。

    王夫人见了倒高兴,笑笑让她们免礼都退下。

    王夫人见宝玉低头站着,笑道:“我的儿,快坐下吧,这会子倒还在看书呢!”

    宝玉淡然道:“太太不是叫我用心读书的么。”

    王夫人笑道:“我的儿,书自然该读的,只也要常跟着老爷出去会会客各处走动走动才好呢。”

    宝玉沉默不语。王夫人道:“你看环儿现在倒整日跟着老爷会见那些为官做宰的,老爷也常夸他能干呢。”

    宝玉道:“环儿如今有了出息,太太也该高兴才是。”

    王夫人道:“老爷也夸你文思敏捷,在环儿之上。你若在仕途人情上略用些心娘就高兴了。”

    宝玉道:“可知世人得垄望蜀之心难去了。太太原不喜我与姐妹们说笑,如今林妹妹妙玉姐姐也走了和惜春妹妹走了,宝姐姐疯了,湘云妹妹也不肯来了,我也静下了心来读书。太太又想着叫我学着些仕途经济了。唉,只怕我永远不能让太太满意的。”

    王夫人道:“我的儿,我知道你心里恨我把袭人撵走!娘也不好分辩什么,娘只有一句话可说:娘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你好!”

    宝玉叹道:“为我好?什么是好?太太可问过我心里可好?太太可曾顺过我的心,从过我的意?”

    王夫人一愣道:“何曾不是为了你好。你年轻不经事,若都从你的心意,倒才是害了你呢!”

    宝玉摇头叹道:“唉,罢了,我在太太也就这般不堪的。”

    王夫人道:“我的儿,娘才不信你竟比不过环儿呢。如今娘就有一件大事要托你去办呢,你可要好好办了替娘争口气才好。”

    因把要宝玉到京陵去置田产房舍的事儿说了。

    宝玉听了面无表情,只低头不语。

    王夫人道:“我的儿,你也别怕,我叫周瑞家的儿子陪着你去。咱们家在京陵也有族人,别的事你也不用操心。你只拿好银票看好地契就可了。”

    宝玉摇头道:“这些事儿我都不懂,且不想懂。娘还是叫别人去吧。”

    王夫人急道:“哪里还有别人,都是娘这么些年攒下的体已银子,哪放心交了别人去。”

    宝玉摇头道:“唉,娘倒放心让我去了,娘也不怕我白糟蹋了银子么!”

    王夫人道:“我的儿,你纵不喜仕途,终究是要成家立业的。柴米油盐这些家常事还是得知道才行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一去也能增你不少见识的。”

    宝玉听了沉吟的半晌方慢慢的点了点头。

    王夫人只当宝玉回过心性来想明白了,倒觉高兴,又细细嘱咐了宝玉许多话,方才去了。

    当下王夫人便说服了贾母和贾政,让宝玉去京陵办事。

    贾母贾政等千叮咛万嘱咐,宝玉揣着五万两银票,王夫人又拿了几百两的银子交由周瑞家的儿子周外和宝玉奶姆的儿子李贵、家中帐房中一个名唤钱华的买办跟随着,又带了锄药、墨雨几个小厮离了京城,往京陵而去。

    此番也是取水路沿着京杭大运河南下,虽长这么大,宝玉倒还是第一次离开京城,因此一路上不急不躁,到了一处停留几日,游玩一番方继续前行。

    这日,在同州县上了岸,宝玉几个坐在一个酒楼里喝茶。宝玉正低头喝茶卫,隔壁厢雅间一个员外打扮的四十岁的老爷和夫人带着些丫头姬妾咚咚的下楼,远远听见那人夫人道:“蕊珠,快过来打伞!”后头一个姨娘打扮穿粉红纱裙的女子低头应了一声忙拿了把伴伞跑下去了。

    宝玉的这口茶还未咽下去,便愣住了。只疑心自己是否听错了,忙问周外和李贵锄药他们可听见了。周外等都忘了蕊珠是袭人的原名,听宝玉问了,疑疑惑惑也不能肯定是否听见了,只道二爷定是听错了。

    宝玉忙站起来在楼边往下看,前头那个穿粉红衣服打伞的身形正是袭人,忙咚咚下楼要去追。周外等忽见宝玉下楼了,也忙放下茶碗,拿起包袱追了出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