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第2/3页
黛玉道:“境由心身,静者身处闹市仍心平如镜,反之身处深山也是心跳如潮。二哥哥才学尽是好的,万事万物意理相通,也不是只有学禅才能求得心静的。”
探春笑道:“林姐姐这话正是呢。当日南宗六祖惠能初寻师至韶州,闻五祖弘忍在黄梅,他便充作火头僧。五祖欲求法嗣,令诸僧各出一偈,上座神秀说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惠能在厨房舂米,听了道:‘美则美矣,了则未了。’因自念一偈曰:‘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五祖便将衣钵传给了他。’可见世间万物都是虚的,都是凡人的私心杂念自已困扰自己罢了,无欲无求才能心平意静呢!”
宝玉躺在怡红院中叫忖了半日,才觉得自己看破世事已经了悟了。才听得黛玉、探春的一番话竟是自己没想过的,因想到原来他们知觉在先,尚未解悟,自己更未尝到禅理皮毛,心下更是惭愧起来。
探春等见宝玉低头沉思,相视一笑,便又拉了宝玉一同往回走。
还未到潇湘馆,就见香菱坐在园门外石头上低头苦思,口中念念有词。
探春叹道:“这个呆香菱,又是在学诗呢!这个心诚的都通天了。”又高声叫道:“菱姑娘,你闲闲罢。”
香菱头也不抬只怔怔答道:“‘闲’字是‘十五删’的,错了韵了。”
众人听了,不觉大笑起来。
黛玉道:“可真诗魔了!早知就不教她了!若因学诗累出好歹来,岂不是我的过!”
宝玉却笑道:“这正是‘地灵人杰’,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情性的。我以前还可惜他这么个人,竟俗了。谁知到底有今日!可见天地至公。”
说着已来到香菱身前,香菱犹未回神,仍低头自语。
黛玉笑着拉了香菱道:“傻丫头,纵喜欢学诗也不必这样废寝忘食,瞧你眼睛整日介都是红的呢!”
香菱笑道:“姑娘回来了,倒没瞧见。昨儿我作的那首姑娘说还不很好,昨晚梦中得了八句,只怕忘了,就来找姑娘瞧瞧。”
黛玉笑道:“先别急,先到我屋子里坐下慢慢说。”
因一行进了园子坐下喝了茶,香菱已近迫不急待的把那八句诗念了给众人听。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博得嫦娥应自问:何缘不使永团圆?
众人听了,都点头赞好道:“这首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香菱听了虽高兴也不敢确定只问黛玉。
黛玉笑道:“真的很好!且你才学了几日,就这样,可见原也是诗书大家出身的!”
香菱听了却皱了眉道:“姑娘何苦打趣我!我不过是心里羡慕,才学这个玩罢了。”
黛玉笑道:“也不是打趣你,谁不是玩?只你一点也不记得小时候的事了吗?”
香菱摇摇头,叹道:“只隐隐约约记得看花灯,别的便全不记得了。”
黛玉叹道:“唉,这样就难寻家乡父母了!”
众人也叹息,见香菱面有戚色,便又拿话劝开来。
宝玉却突然道:“香菱妹妹眉心有米粒大的一点胭脂痣,想来是最好认的。不若叫惜春小妹妹画了像,叫人到各地张贴了,必能寻到认识的人。”
惜春笑道:“若说画也容易,只咱们女孩子儿家的面目怎能拿到外头四处张贴呢!且也要得了薛家的同意才行!”
宝玉听了神色黯然。
倒是探春若有所思,道:“是了,香菱不记得小时候的事了,只怕小时候见过香菱的人该是认得香菱的了。”
众人都道那是自然。
探春却突然问:“香菱别怪我唐突,我想问你件事。”
香菱笑问何事。
探春问:“当年薛大哥为你打死人命,这案子是由贾雨村审的,那时候他夫人见过你么?”
香菱红了脸摇头道:“没有,那时薛大爷已把我带着上京来了,连薛大爷也不在那里的。”
探春道:“那就奇了。这月头上,贾雨村的夫人慕名来咱们园子里逛,薛姨妈也陪着,只那贾夫人当时看到香菱时的神情特别奇怪,仿佛认识一般,又仿佛有些惭愧,我就觉得十分特别。我只当她是审案子时见过你的,这会子想来倒可能是认得香菱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