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寓教于乐-第2/3页
他笑着和那些店员说今天就当是给他们的一些福利,柳亦辰让小胖子订的是五星级餐厅的餐食,他刚才和孔叔枫哥说了一下,今天中午就在店里面吃。吃完之后差不多这件东西也能上手开始清洗,他们两个在哪里吃倒是无所谓,他们两个现在就想知道这件瓷枕的本来面貌是什么。
他们坐在这里闲聊天道:“今天我和孔叔都在这里,大家要是有什么问题都可以提出来,大家在这里工作的还满意吧,虽然我很少时间在这边出现,不过我还是非常关心大家的,大家如果要是有什么意见或是建议都可以提出来,只要是对茗雅轩有帮助的我和孔叔都会虚心接受的,是不是啊孔叔。”
“这话都让你说了那我能不同意吗?小柳说的没错,大家要是遇到什么困难也可以提出来,既然咱们能在茗雅轩相遇一起工作那就是缘分,说通俗点那就是一家人,任何人遇到困难大家都会伸出援手。”柳亦辰说完后孔叔随即也标了一下态。
&nb /> “孔叔、柳大哥我们能在这里工作那是上辈子修来的福分,你们可能不知道外面有多少人想来咱们茗雅轩,那些人就是看到咱们这边的福利特别好,所以才挤破脑袋都想来咱们这里工作,咱们茗雅轩有你们两位英明的领导,我相信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随后小胖子又说他是怎么接触到古玩这行的,小胖子说他以前听过这么一个笑话,话说一个老太太很有心计,为了卖猫,搁一个名贵猫食盆,谁来了都不敢直说要买这盆,都说买老太太的猫,搭上这盆。老太太说:“我不能搭上这盆,我还得靠这个盆卖猫呢。”
其实小胖子听的这个笑话不是凭空而来,历史上有据可查。我们翻阅史书时发现,谁把这个名贵的盆叫猫食盆那就是我们的乾隆皇帝。乾隆时期宫廷所藏的汝窑水仙盆,乾隆就叫做猫食盆,并为此专门写过御题诗。御题诗这样写:“官窑莫辨宋还唐,火气都无有葆光,便是讹传(音窝)食器,蹴秤却识豢恩偿。”
“官窑莫辨”,其实应该是“汝窑莫辨”,乾隆皇帝分不清楚汝窑和官窑。汝窑有点儿偏蓝,官窑有点儿偏灰。一个不是搞专业的外行人看来,差距不大。乾隆就说:“这官窑(汝窑),我也分辨不清楚是宋代的还是唐代的。
“火气都无”是个老窑瓷器,火气都没了。我们鉴定的时候常说“这瓷器火气十足”意思就是新的刚出炉的,所以火气大。“葆光”是说瓷器上的光泽非常舒服。我们老说一个词“包浆”,就是从这个地方来的。“食器”是什么呢?就是小狗的饭盆。
这个乾隆认为的猫食盆,其实是汝窑水仙盆。乾隆传旨,用紫檀做了一个座,正好把他认为的猫食盆搁在上头,下面做得比较高,插了一个抽屉。这个座做好以后,一直在清宫里收藏,现在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后来乾隆又下旨,把“汝窑猫食盆”给他仿一些出来,他一会儿说官窑,一会儿说汝窑,自己也分不清。猫食盆的典故,就从乾隆下旨开始蔓延出去。谁家里要是要真有一个汝窑的猫食盆,别说卖猫,卖牛都能卖出去。
柳亦辰的这一番解释让周围的那些店员全都捧腹笑了起来,送餐的来的倒是挺快,就在他们交谈甚欢的时候门口停下一辆车,车身上还有那家五星级餐厅的标识,那些店员帮忙把他们订的餐拿到屋子里面,茗雅轩一楼是有一个供人休息的地方,平时就是这些员工一起吃饭的地方,只不过是今天多了三个人而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