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三、雨夜韩庄村-第3/4页



    大婶立即明白过来,乐得哈哈大笑,说道:“喔...我说错了,对的,是烧缸了。”

    大叔说道:“你不懂嘛就不要胡球说嘛,发动机烧缸了,可是要花钱大修了。还好,毓婷她娘,车子已经把你送到家门口了,真是好运气。小伙子,别站着,请坐。”

    售票员坐下后,说道:“大叔,我姓杜,你叫我小杜就行了。请问大叔贵姓?”

    大叔回答道:“免贵姓韩,这里是韩家庄,除了几家入赘的以外,都是姓韩。”

    售票员小杜说道:“大叔,我来你们这里就是想打一个电话到镇上,找一家修车铺,帮忙找拖车把我们的客车拖去修,并顺便帮车里的乘客们找个旅馆,安排一下住宿。不然,这么大的雨,在车上挤一晚上,明天不知道有多少人会病倒。”

    韩大婶一排大腿,马上叫道:“哎呀!瞧我这记性哦,差点忘了救人的大事。快,当家的,你赶紧帮小杜打个电话出去,车上那么多人还在等着呢。”

    韩大叔立即带着售票员小杜出门,到村支书家里打电话去了。

    此时,从厨房里出来一个身着蓝白花袄的女孩,一条大辫子直垂腰际,大约有二十来岁的样子,系着一条红围裙,带着红袖套,看样子正在做饭。她开口道:“妈,这么大的雨,你是怎么回来的?”

    韩大婶说道:“客车司机有雨伞,我就借伞回来了呗。我坐的这班客车是到登封的,坏在我们村路口下面了。”

    女孩睁大眼睛,用不可置信的神情说道:“不会吧!妈,怎么这么巧,刚把你送到家,车子就坏了。你怎么有这么好的运气?”

    韩大婶说道:“我的运气就是这么好,你不服啊。”

    母女两正在逗乐,这时候村里的喇叭响了起来:“各位村民朋友们,各位父老乡亲们,现在村子路口有一辆长途客车坏了,里面有五十四名乘客需要我们的帮助。家里有床位的,请每家领走两个,给他们提供伙食、安排住宿,待车子修好以后,人家就走了。现在雨大,请大家戴上雨具到村委办公室集合,我们一起去接他们来我们村里做客,好不好。现在再重复一遍......”

    韩大婶母女俩听到村支书的广播后,女孩说道:“妈,你在家里再加一碗面,多做两个人的饭,我去找雨伞雨衣去。”

    此时沉寂的韩庄村突然活跃起来,家家户户听到了村上的广播,都立即行动起来,很快大家都拿着雨伞雨衣,来到了村委办公室。韩毓婷撑着一把雨伞,拿着一件雨衣来到了村办公室,看到了韩大叔,说道:“爹,你回去吧。”

    韩大叔说道:“你把雨衣给我,这么大的雨,别淋感冒了。”

    “好吧。”于是韩毓婷就将手里的雨衣递给了韩大叔,然后转身回去了。

    村里面的人来了一百多人,于是村支书急忙通过高音喇叭喊话,让村里面的其他人不要过来了,已经有一百多家人到了村委办公室,根本就要不了这么多,只有五十四个客人,只需三十家人去,足矣。

    最后村支书在广播里表扬了村民们乐于助人的高贵品德,济困纾难的积极性,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兄弟般的可贵情谊,依然在中原大地上传承着。

    在村长的一番动员、劝说和鼓励之下,最终韩庄村有五十四家人出发了,跟着售票员和韩大叔去村口迎接客人。

    雨依然如瓢泼般的大,偶尔夹着闪电和雷声出现,沟里面的雨水已经漫溢出来了,马路已经变成了一条小河。热情好客的韩庄人来到客车前,穿着雨衣排着队等候着,他们等待着车上的客人们下车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