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一、乡下的文娱生活-第3/5页
陈爱华挣脱了他的双手,不满地说道:“你骨子里就是个大男子主义,现代战争形式变了,高科技高机动的条件下,男女有啥区别?前方与后方有啥区别?”
周航说道:“好好,我是大男子主义,我改还不行嘛。后面的还看不看,再看下去,天就要亮了。”
陈爱华毫不犹豫地说道:“看!”
周航立即附和道:“好呢!那就继续看。”
第四部电影《喜盈门》开始放映了,大家又安静了下来。只是周庭玉鄙夷地对周航说道:“周二娃,我鄙视你!还没成亲就变成耙耳朵了。”
周航斜着眼睛看了二姐一眼后,立即扭过了头,没敢吭声。开玩笑,一旦吭声就会同时得罪两个最亲近的女人,周航的脑袋还没有被驴踢过,没有被门夹过,他怎么可能不审时度势呢。耙耳朵就耙耳朵呗,这是四川男人传承的一项传统技能,又不丢人。大家都是,难道我周航一个人还能够例外?
而坐在一旁的陈爱华却捂着嘴,悄悄看着他,偷笑不已。
《喜盈门》是一部拍摄于1981年的家庭伦理喜剧故事片,由当时的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的。这部影片在当年也获得了巨大成功,上座率高,政府和民众都对这部影片表现出高度认可。被文化主管部门评为优秀影片、第五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和荣誉奖、第二届金鸡奖最佳编剧和男女配角奖。据统计,观看人数超过五点七亿。
胶东半岛的秀美风光让人感到真实的乡村美景:天是蓝的,水是清的,空气是新鲜的,尤其是小姑子仁芳和小会计龙刚在大河里相会那段,景色太美了。最可贵的是演员们天然风格的表演,淳朴自然,没有过分的外在修饰和化妆,依靠对角色的深入了解诠释人物。强英的蛮横不讲理、水莲的贤淑顾大局、仁文的懦弱退让、仁武的火爆直性子、任芳的泼辣,仁武妈的隐忍,仁文爷爷的耿直,一家子成员都性格鲜明,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影片的成功之处是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敬老人、亲情和谐。剧中的王强英从开始自私自利、搅和得全家不得安宁,到最后道德觉醒,悔过自新,在妯娌水莲的帮助下,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一家子和和睦睦,同心携手共建家园。
电影的语言也特别贴近生活,非常接地气,这是作者深入生活的结果。
都是生活化的语言,比如:“刀切豆腐两面光,里里外外装好人”;“吃了猪肝想猪心,花了白银想黄金”;“上辈子作了孽,跟这么个冤家一个锅里摸勺子”;“舍不得肉疼治不了疮”;“亲戚亲不亲,不在路远近”......
四十多年过去了,今天《喜盈门》电影还让人津津乐道。中国的农村现在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今天再看这部影片,会让我们对《喜盈门》有一种新的认识,一种新的解读。
《喜盈门》的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还不是现在的乡村。现在的乡村,年轻人结婚后,更多的是外出打工赚钱,留下孩子和老人,孩子则需要老人的照顾,所以各种血缘亲情之间的冲突,就要少一些。不会因为一条裤子、一碗饺子等鸡毛蒜皮的事爆发冲突。其实最主要还不是,在不在一起生活的原因,现在的农村普遍的状况就是,儿女结婚后就都分家另过,少了许多家长里短的事情。
农村老人已经懂得了:不同年龄段的人,认知不一样,生活方式不一样,家务事情,说不上谁对谁非,分开过日子,大家更清净些。
四部电影放完后,已经是凌晨五点钟了。知客师开始借助电影机上的麦克风,催促厨房人员起床,开始煮早饭了。并在喇叭里要求,七点半开始摆桌子吃早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