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一、老家的脱贫重担(一)-第2/4页
邹振国这时说道:“小周,我们这些人说穿了,也是凭这份职业养家糊口而已!要说大能耐肯定没有,但是说良知嘛那还是有一些的。至于政治决策的问题,绝对不是我们这种小科员可以左右的,也没有那份能量。是的,过去我们这些人也参加过这样那样的运动,也凭热血冲动批斗过一些人。你爷爷当年也挨过批斗,但是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对过去的历史已经做了总结。我们应该跟随上面的布置,抛开过去的包袱,重新轻装上阵,共同努力建设美好家园。你的户口不在这里,但应该还在武陵区吧。你的爷爷婆婆,叔叔伯伯,堂兄堂弟还生活在这里呀,你能忍心看着他们挣扎在温饱线上?你列祖列宗的坟墓还是在这里呀,你的根在这里,想逃避都逃不了。你作为一个高级的知识分子(武陵书院十年相当于外面的大学本科学识),看待任何问题,具有我们这些常人不一样的目光,所以我们才登门求教。虽然我们能力不行,但位卑未敢忘忧国,至少我们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能为相亲们脱贫致富想办法,招贤纳士找资金求发展,就无愧于这份工作。”
周航听到邹振国的这番话,心里生起几分敬意,站起来给两人鞠躬道歉:“对不起,我太冲动了,刚才有言语冒犯的地方,请见谅!现在请跟我来。”
于是周航带头往水库走去,邹振国和季雨晴再一次来到了大青山水库,在歇凉树下,看了看,继续往水库尾端而去。这次周航带着他们沿着水库的右手边一路上行,上行两百米左右,出现一个小河沟,水库的水在这里形成了一个五十米宽,长一公里的水域。里面鱼儿在浓密的树荫下成群结队畅游,偶尔有大鱼穿出水面,跃起吞食咋树叶,然后“倏”地落回水中。美丽的翠鸟此起佊出,在水面上掠食水中小鱼儿。
周航问道:“邹镇长、季主任,看了这里的景象想到了什么?”
邹振国说道:“看到了翠鸟掠食,这里可以作为一个景点。”
季雨晴说道:“如果作为旅游景点,我觉得成群结队的鱼儿才是主要看点,悠然自得的鱼儿们就像回到家乡的人一样,这里就叫鱼乡吧”
周航笑道:“有翠鸟没鱼儿不完美,有鱼儿没翠鸟也不完美,为何不合起来呢!它们是相依相存的,就叫渔港翠鸟。”
邹振国说道:“这道回水形成的港汊就是鱼儿的故乡,我觉得叫鱼乡翠鸟亲切一些。”
季雨晴也点头说道:“嗯!鱼乡翠鸟还能令人暇想,更富有乡情味。”
周航笑道:“好吧!就叫鱼乡翠鸟吧。”
于是三人继续沿着小路行进,在小河进去一公里半的地方有一道十几米高的小瀑布挂在岩壁上,瀑布下是一个深潭,深潭的水顺着下河往外咕咕流淌。
小路就从瀑布下面的岩壁底部穿过去,过去往港汊方向走了五六十米,小路就翻过了小山岗,继续沿着小路走了两公里路程,就是一道大河汊。这条河要比前面第一条小河宽的多,与水库交汇的地方足有一百多米宽,几百只野鸭在这个少有人迹来往的水域里,愉快地生存繁衍着,水库修好了这几年,野鸭群的队伍越来越庞大了。野鸭子夫妻带着几只半大鸭子,那是它们今年养育的后代,到了冬天,这些鸭子长大后就要和父母分开了。明年它们的弟弟妹妹们,又要来到这个世界了。它们自己也要寻找配偶,谈情说爱,完成生儿育女的大事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