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百年之计



    那国师边说边观察列忆缺的神色,见其虽震惊无比,也颇为紧张,却未有不敬或鄙夷之意,顿时目光中多了一丝赞赏。

    区区记名弟子,不论想谈什么事情,自要先试探一番,先看是否有其资格,然后才是是否有其资本。

    “国师能一心两用,既不妨碍公务,又兼得此闲情雅致,弟子实在佩服得五体投地。”

    黑衣青年双手作揖,态度极为恭敬,而那国师眼中的赞许之色也越发浓郁,当即挥手遣散池中女子,从水中上浮,盘膝悬于水面,面色多了几分正经,但同时饶有兴致地扫视着列忆缺身后的女婢,但仍一言不发,似是在等待什么。

    列忆缺此时已然知晓,皇宫内坐拥众多弟子的国师根本无需亲自验货,而对方目前显然先欲试探自己的态度,若无其他筹码,恐怕这谈话将会难以为继。可他手中实在是没有更多能够使仙人心动之物。

    酒宴上村民的谄媚、父母的失望、村长的招摇和座上宾的沾沾自喜……这些略有刻意遗忘的画面不知为何又一次闪过列忆缺的脑海,他叹了口气。正当列忆缺准备放弃这额外议题之时,一位方才退下的女子从后门进入,递给国师一个黑金铃铛,又在其耳边悄悄说了些什么。而后国师捋了捋胡须,欣慰地笑道:

    “没想到爱徒所赠之物中竟有丹宝存在,倒是老夫怠慢。徒儿还有何事,不妨说来听听。“

    列忆缺心中暗道侥幸,“看来仙器间的品级差异确与凡器迥异,那黑金铃铛在凡人鉴赏师傅眼中,价值可不及另外几样。只是我那仙轴不敢随意拿出让修士鉴别,若对方起了抢夺之心,我根本无可奈何。”

    “谢国师体恤,弟子所念之事或许正是国师所想也说不定。”

    “哦?”

    “请国师亲自过目。”

    列忆缺吩咐了几声,那女婢便向国师走去,轻解衣衫,指了指其内书有文字的抹胸,脸颊染起一丝红晕。

    国师兴致勃勃地将其解下,还未查阅,便先将女婢拥入怀中,溅起一圈水花,“姑娘着凉了可不好,让老夫先帮你暖暖。”

    列忆缺看着国师阅读鼻间的文字,神色几番变化,后沉默半晌,盯着他轻笑道:

    “你觉得老夫是此等心胸狭隘之人?”

    列忆缺连忙跪下,“弟子不敢,只是征得国师同意而已。”

    老者点了点头。“你是那村子之人,为其着想也是情理之中。但为师提醒,莫认为仅你一人会察言观色,此事多半是地方官吏私作主张。念你心诚,迁移人口之事老夫便准了,但要循村民意愿。新镇筹建一并交予你手也无妨,建成之日上报朝廷即可。”

    “谢国师隆恩。”

    列忆缺松了口气。知晓国师真正的影响力后,得天村发展受制或许还真是地方官吏的讨好之举,但解决之法依然要获取国师肯首后,方可安心执行。

    “既然这名字触怒了国师,那就唯有淡忘一途。没有朝廷支持,又遭地方妒忌,本身资源也极为贫瘠,若想造福村民而不发展此村,不动声色地迁徙是唯一之途。巴蜀不会孕育真正的沙漠,我曾寻数位风水先生推演,结论皆是百年内,沙漠必然尽数化为绿洲。彼时此处地处要道,联通中原,地势平坦而又风调雨顺,必然可一举取代如今的青山镇,后代万世之根基可固,此为百年之计。”

    “风水之事,老夫岂能不知,只是可惜了这片沙漠……”国师念叨着抬手,只见一绣金锦囊凭空从桌上飞来。他打开囊口,竟掏出本大于锦囊几倍的册子,递给怀中女婢,

    “既为老夫弟子,还是要赐些修行之法的。你虽志不在此,亦可稍作借鉴,延年益寿,不在话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