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京(三)-第6/6页



    看那彫乡君念几十年风雨能为景洪道人而自刎,我又岂是忘恩负义之徒,所以万万不可谈取名之恩情,不过举手之劳。”

    明太子一再推脱下,玉京山神继续劝说道:“哈哈,明王可知你作为开国一帝,小小题名可使天下气运而聚。

    要知天有灵而视四方,地有灵而托神韵,四方宇宙纵地万万里不知尽头,可是虚无不可见的大道在你的提名下也得过来看一眼。

    又所谓一眼万年,道可生一气,气可发宝材,鸟兽闻而生灵智,树木根扎得寿千年,就连道长成仙近道也不过须臾,小老儿也因此诞生。所以明王万万不可推辞此玉佩。”

    几番推脱,明太子还是执拗不过,只得收下。

    随后本想亲手在山石之上刻下玉京二字,转念一想,又怕坏了自然之美。山神本说无碍,明太子还是有所顾虑,不打算如此。

    忽草木避退,沙沙作响,原是山间鸟兽携来一块树皮,乃是五百多年的老树枯死而褪,山神往上用手一抹,老树枯皮顿时平整光滑。

    明太子满心欢喜提笔玉京二字,后选址于龙仰之地,建一道观,做牌匾挂其上,称玉京观。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一个朝代总有一个朝代的落幕曲。

    自明太子的几代曾孙之后,礼义廉耻而不在,忠仁信诚而不求,奸逆之臣而乱朝纲,去简谱而至奢华,去贞洁而至淫乐,毁天道而生污渍。天下纷纷揭竿起,天下莽莽乱象出,是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朝代的轮回接连不断,不知不觉十二万年像是似水流年般淌过,时代的车轮正不断转动,一转便是一瞬,一瞬便成烂柯。

    立云巅之上看那云转云舒、日升月落,看那凡夫捧一把骨灰撒入江河、埋进深山,看那侠盗剑客奔情江湖、马革裹尸,看那政客文人以毫笔泼墨,绘一幅绚丽的江山画卷,看那鬼怪仙侠修天地一气,求大道一同。

    他们的那些辉煌的、灿烂的、璀璨的种种慢慢流于历史。同样的!那些悲惨的、悲伤的、不甘的种种渐渐藏于过去。

    天地万物自一气而出,他们寻着道的方向渐渐腐朽,即便精怪、妖魔、左道旁门、练气者,都不过如刍狗。世间之中,唯有大道不腐。

    大道难灭,而小劫不断。

    如今乱象的风气已经从啻国和炝国的战乱开始吹响,我预感小劫将起于这场微末。

    黄之首你要记住,天下英雄出我辈,该争的机缘绝不能放过!”

    整个故事在炀道人的嘱托中戛然而止。

    而作为看客的黄之首,在看完关于玉京的整个故事,让他最在意其实是最后的那段文字。

    他是多么希望炀道人的判断在此时此刻出现错误,就这一次就便好。

    可事实呢,几个月后,整个前线都崩溃了,啻国举国皆败了!

    国家打完仗之后元气大伤,再没有资金管那些苦难的人们。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正是如此。

    炝锅作为胜利却还不肯罢休,逼迫着啻国割了西南方向的地,那是黄家的主家之处。

    一时间,得了消息的苘夫子失了魂,卧床不起。前线回来的炀道士也瘸了腿,老李头哭的一塌糊涂。黄家上下气氛死沉的压抑,孩子没了欢笑,只有难民却依旧是难民。

    山城县的天阴沉的厉害,不一会下起了磅礴大雨,不管老天爷怎么变,生活还在继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