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京(二)
学堂里的生活对于小孩子而言没有一点乐趣,苘夫子永远是板着脸,让人生畏。
跟在小少爷旁的小厮呢,永远是低头哈腰的说着是是是,对对对,似乎他们的人生字典中永远只能有这两个字,再不能多了。
而上厕所的时间是小孩子解脱天性的唯一时候,五个小孩里海仁堂最老实,周清清对什么都好奇,齐明是齐天的跟屁虫,齐天年长一岁,最会吹牛。
自从两个国家乱起来后,娇生惯养的富家公子哥们就不允许出深宅大院了。
他们常常吃着从外面带来的好吃糕点,却无所事事,总是幻想着外面是什么样子。
齐天曾经跟随齐家父亲去过泰园春,说外面是好多好吃的,好喝的,人也很多,大家都朝我阿爸敬酒,说说笑笑的很热闹。
小胖子海仁堂问有这个桂花糕好吃吗?
“比这个好吃多了,你只吃过桂花糕,外头还有栗子糕、梅子酥、枣泥饼好多好多数不出来的好吃的,还有甜甜的羊奶……“
小孩子总是天真浪漫的,他们无法想到泰园春哪是穷人能上去的,老李头在裕丰楼小酌十晚,也比不过泰园春一晚的酒钱。
黄之首并不打算戳破小孩子纯真的幻想,该接触的总要接触,但不应该在这个年纪,徒增烦恼对小孩子而言实在是太残忍。
他在一旁只听着,浅浅的笑,因为他憋不住,实在是太纯真了,不由得想到以前自己是不是也这样说着荒谬的话。
“之首,苘夫子常说你最聪明,你说外面是不是这样?“
黄之首愣了一下,现世的残酷他早已有过酸爽的体验,小孩子本因回归童真,没想到竟自己准备终结自己的美梦。
“我常听有人说,外面是这样的。他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还有人说外面是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亦有人说杀声沈后野风悲,汉月高时望不归。白骨已枯沙上草,家人犹自寄寒衣。“
黄之首到底还是希望他们依旧保持着美梦做下去,小孩子就应该过着小孩子的生活,少年老成活的太累。
可是,齐天闹了小孩脾气,知根刨地地要知道个所以然,自己不敢去问苘夫子,叫自家小厮悄悄去问。
苘夫子听完诗句很惊讶,他没有想到告老还乡还能有人心系天下,而且意外地出自一个小孩子。
下午快放学的时候,苘夫子并没有把黄之首叫来问话,小孩子写出这样的诗句实属是太过荒谬,下意识的略过,反倒把齐天叫进了文渊阁。
小孩以为自己犯了错,紧张的不行,夫子不过给他解释说黄之首说的很对,你要多多向他学习,那几句话你可以记在心里,以后长大了自然会慢慢懂的。
回到家里的齐天又和父母提起,两人吓了一跳,不敢相信是从一个小孩子的口里说出来的。
苘夫子说要向黄之首学习,父母也说要记着黄之首的话。睡在床上的齐天辗转反侧地想外面到底是怎么样呢?
终于,在某一天,齐天联合齐明动起了歪心思,他们撒起了娇,绕开小厮,走出小门,穿过院墙,他们如愿见到了外面嘈杂喧嚣的外面。
过了深院高墙,他们好奇的打量着街道、打量着行人,打量着店铺和打量着所有。
脱离了家庭的他们,仿佛一切变得新奇。
就这样漫无目的的走着,看见糖葫芦、捏糖人想吃,却怯生生的不敢买。
而有乞丐看见两小孩穿着华丽,叮铃铛啦的举着碗向前乞讨时,他们又一股脑的把小碎银的零钱给了出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