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我一直都在



    “中医上心主血脉,又主神明,心包与心本同一体其气相通、心包为心之外膜、络为膜外气血通行的道路,心包络是心脏所主的经脉、心不受邪,

    《灵枢经脉篇》中有阴溢为内关,内关不通死不治,阴气盈盛于内与阳气相背,失于协调,心暴痛,胸部烦闷、隔中满、而内关用之效。

    取其内关穴、神门、太冲穴、水沟穴针刺,可疏通心络,血液回流,缓解患者睡眠不安、不言不食症状。”

    经过了一周的恢复,尹晓云的伤口愈合了大半,腿还没有好,但是也算是过了最难熬的日子。

    上午医院进行了郑重地欢迎仪式,在满座的会议室宣布了黄有杏的到来。她便正式进入了卫城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精神科,与“解结高手”熊光成了并肩的战友。

    双剑合璧地第一天便吸引了不少好奇的围观者,有的是其他分管医生第一次见到精神科有中医师,有的是因为想亲眼目睹这位网络上的大名人,还有那些跟随而来的实习生,黄有杏那一串话,显然只有身后几个实习生听得懂,

    尹爸爸在一旁满脸担忧,

    但是过程并没有他们想象中的花式,只见她认真地讲尹晓云的手腕放在脉诊上,左手听完,换作右手,

    然后从木盒中取出几根银针,几乎未见她思考的时间,只是嘴上念叨了几个穴位,手腕脚腕已经尹晓云连喊都没喊,便结束了,不由得一阵惊叹。

    “针需在体内置留20分钟,你可以闭目休息一会儿。”黄有杏看着尹晓云,

    尹晓云的头发整齐地扎了两个辫子,表情看起来乖乖的,说话、动作都有些缓慢,但是能看出来她再一次见到黄有杏,这个穿着前卫的医生姐姐还是很开心的。眼睛弯弯地,无论对她做什么,都很配合。

    黄有杏缓缓道,“孩子的面色不佳,暗淡无光,舌苔厚,且白,这是脾胃失调的症状。脾胃运化体内的营养,如果虚弱就会不易吸收,不论吃了什么都只能成为体内堆积的毒素。增加肾脏的负担。当务之急,不仅要静神,更要改善脾胃。”

    她提起笔在纸上刷刷地开了道方子,“柴胡24克、白芍15克、白术6克、当归6克、甘草(炙)5克、生姜(切)9克。水煎服用,每日一剂。可以起到疏肝解郁、健脾和营的功效,七天后根据身体状况在做调整。”

    又道,“吃一些易消化的食物,家属陪伴走走路,晒晒早晨的太阳,都会对身体有很大的帮助。”

    尹爸爸连连点头,

    熊光看了看病例,交代叶寻,“接下来几日,尹晓云的药量减少,注意观察。”

    黄有杏头发利落地束在一起,极为专注的芤脉,开方子,不厌其烦地解释,是对职业的尊重,也是对患者的尊重。在她眼里,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无比地正常,只不过身体的某个地方除了问题。她会面对问题,而不是面对人。他有点明白了,那日她说的,【你们和其他精神科都一样。】

    黄有杏手头的事情已经忙完,转身看着他,

    熊光微微向她点了点头,相互微笑鼓励。补充道,“精神类的药物具有强烈的依赖性,短时间之内是无法直接被替代,我和黄医师讨论后决定,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们会尝试加入中医药,分批地减弱分解原有药物,减弱西药对肾脏肝脏地损害。但是,这个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都要做好长期坚持的准备。”

    尹爸爸感激地抓着他的手,“我们会好好配合医生,请一定治好我的女儿。”

    熊光拍了拍他的肩膀,

    黄有杏看了看手表,取针之后,指着原顾又一次向家属交代道,“这位虽然是实习生,却是海通市医科大学本硕连读的高材生,接下来对汤药有什么不懂的,或者哪里不舒服,可以和他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