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第2/3页
“谢君侯夸赞。”随伟没有谦虚,坦然道,“能得君侯夸赞亦我之幸。”
两人言辞交锋,一方漫不经心,始终面带浅笑;另一方时时保持警惕,不敢有半点疏忽。
令尹没有再出言斥责吴国,而是在一旁静观。目光偶尔扫过公子峦,令后者心生忐忑,面容更显阴骘。
亥义和亥午坐在下首,始终保持沉默。
两人随礼令出使,事事以其为先,非必要不会出声。
和随伟不同,两人初次见到楚煜,霎时为艳光所迷,赞叹不负盛名。短暂的恍惚之后,理智迅速回笼,迎面袭来的煞气令他们同时一凛。
抬头望过去,楚煜已然收回目光。
煞气却迟迟不散,压力如有实质,使他们再不敢陷入迷思,时刻绷紧了神经。
“吴国因何派兵,我知,君亦知,狡辩伪饰不过贻笑大方。“出乎随伟预料,楚煜在口出夸奖之后,没有顺势揭过此事,反而继续较真,让他无法回避。
“君侯……”
“先不忙解
(touwz)?(net)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来自远方国危矣!
“君侯,我愿送出五城。”公子峦下定决心,抢在随伟之前开口。
“五城?”楚煜看向他,目光明灭,使人心生寒意,“未知是哪五城?”
“别又是慨他人之慷。”令尹讽刺道。
“五城皆为峦的封地,位于吴国边境,与镐国接壤。”公子峦没有拐弯抹角,直接说明城池所在。
闻言,楚煜终于有了几分兴致,令尹也微微侧目。
镐国国土面积虽小,人口却很稠密。国人擅长耕种,国内有两熟稻,一直被邻国觊觎。为保平安,镐国主动向越国入贡,甘愿成为越国附庸,两国间的关系十分紧密。
五城同镐国接壤,越国接手十分容易,足见其诚意。
公子峦道出这番话,没有去看随伟的表情,一心一意等待楚煜的回答。
封地属于他,他有绝对的处置权。以封地换取归国,今后固然会麻烦不断,总好过继续困在禹州城,终日提心吊胆。
他相信随伟对吴侯的忠诚,却不信对方能竭尽一切帮助他。
父亲膝下有六个儿子,还有四个女儿,不缺少继承人。他是长子不假,却非不能舍弃。
“君侯,峦诚心实意。”公子峦加重语气。
看出他的打算,随伟不免心情复杂。之前还赞赏他不会自作聪明,这一刻却只想叹息。
“我知公子诚心。”楚煜从案上拿起一张绢,随手递给公子峦,示意他细读,“公子且看。”
公子峦怀揣着疑问上前,双手接过绢,展开后通读一遍,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绝魏之粮?”
“公子意下如何?”楚煜点点桌案,看向满脸震惊的公子峦,“我放公子归国,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来自远方然接受对方安排。
殿内不再剑拔弩张,气氛瞬间变得融洽。
楚煜召唤侍人,引公子峦和随伟三人前去侧殿,晚间再来赴宴。
几人没有推辞,同时起身告辞,随侍人离开大殿。
殿外艳阳高照,热风吹在人身上,燥热感挥之不去。
行至侧殿时,身上冒出一层薄汗,衣领都被汗水浸湿。
待侍人推开殿门,四人迈步走入殿内,隔绝炽烈的阳光,热意总算少去几分。
“公子,越侯果真要绝魏?”殿门合拢,随伟迫不及待开口。
“不错。”公子峦递出绢布,交给礼令过目。
大量市魏麻,以利引齐入局。
短短一句话,字里行间充满血腥,使人不寒而栗。
“麻贵粮贱,魏人必弃粮种麻。齐人好商,知魏麻暴利定会趋之若鹜。事发之后,楚必疑齐,两国盟约将坏。”随伟越说越是心惊,握住绢的手愈发用力,指关节隐隐发白。
“不止如此。”公子峦补充道,“魏国无粮必乱,我国可趁机裂其土,收其民,以壮国祚。”
这番话豪气十足,随伟却不如他乐观。
魏国不存之日,越、楚势必要分一杯羹,齐国也会插手。吴国逐年强盛,终不及三尊庞然大物。与三者相争,吴国没有半分胜算。
心中这般想,他却没有开口,更无意泼公子峦的冷水。
无论如何,弱魏乃至灭魏都有利于吴,最终能得多少好处,端看天意如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