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第五十七章-第3/5页



    茯苓点燃铜灯,移至屏风前。

    林珩单手横在案上,侧首凝视托起灯盘的铜人俑,目光明灭,心中暗潮涌动。无独有偶,有狐氏不会是个例。

    然牵一发而动全身,伐郑之前宜先查逆臣,郊田登记造册,以便日后赏赐国人。余者无需着急,可以慢慢来。

    主意既定,林珩扣上盒盖,将木盒交给紫苏。

    "收好。"

    "诺-->>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紫苏起身绕过屏风,茯苓取来熬煮的汤药,送至林珩面前。杯盏冒出热气,苦味浓烈。

    林珩试过温度,确认入口无碍,仰头一饮而尽。"公子,用些甜汤。""不必。"

    推开茯苓呈上的甜汤,林珩饮下半盏清水,冲淡嘴里的苦味。随即站起身,准备去南殿拜见国太夫人。

    "公子,风大雪冷,多加一件斗篷。"紫苏捧着斗篷走出,裹在林珩身上。

    林珩迈步走出殿门,遇风雪迎面袭来,禁不住打了个喷嚏。

    侍人在廊下等候,手中提着百工坊献上的避风灯。

    灯罩镂刻十分巧妙,能避风却不掩光亮。有提杆不会烫手,远比火把和宫灯更加实用。

    "公子小心脚下。"

    一名侍人走在前方,其余人行在两侧。

    提灯驱散昏暗,漫天飘雪之中,唯有数点橘光闪耀,照亮脚下宫道。

    南殿前,知晓林珩会来,缪良亲自在阶前等候。

    雪越下越大,廊下侍人都缩起脖子。缪良也冷得来回踱步。见到雪中行来的身影,所有人如蒙大赦。

    缪良拍拍冻僵的脸,笑着迎上前。

    "见过公子。"

    "缪内史。"

    林珩对缪良颔首,在殿前掸去身上的雪,方才迈步走入殿内。

    大殿内灯光辉煌。

    br />

    国太夫人坐在屏风前,长发没有梳髻,仅以一枚金簪挽在脑后。发间的银灰渐渐增多,逐日压过墨色。

    “大母。”林珩除去斗篷,叠手行礼。“阿珩,近前来。”国太夫人向林珩招手,示意他坐到身边。

    林珩登上台阶振袖落座,一张绢递至面前。上书寥寥数行字,道出上京变化,意外地,竟然还有楚国。

    “天子下旨册封,使臣各归国内。待雍檀归来,你掌国印名正言顺。楚国有异动,公子项受封世子,他的几个兄弟并不服气,动荡近在咫尺。"

    林珩一遍遍看着绢上的文字,令他吃惊的不是其上内容,而是国太夫人的情报渠道。

    “我父留下的耳目。”

    国太夫人的父亲是前代越侯的堂叔父,其大父也是嫡子,因年幼未能成为世子。父子两人文韬武略,一度执掌上军,为国立下汗马功劳。

    国太夫人入晋时,除了护卫安全的越甲,手中另有一份名单,多是安插在各国的探子。数十年过去,名单上的人有些身死,有些不知所踪,还有部分依旧能用。

    “这些人为我掌控,先君不知。我曾想留给你父,可惜他不堪大任。”国太夫人叹息一声,短暂

    现出无奈。很快又收敛心情,掩去所有脆弱,神态无懈可击。

    “我年事已高,人总要服老。”国太夫人一边说,一边从案下取出一只木盒,推到林珩面前,"给你,用不用,如何用,你自己拿主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