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第四十九章-第3/4页



    临近午后,天空又开始聚集乌云。

    零星雪花飘落,很快连成一片,六出纷飞,雪帘漫无边际。

    林华殿中,侍人点燃铜灯,移来三只铜炉。铜炉是百工坊呈送,造型美观,有炉道输送烟气,比火盆更加实用。

    林珩坐在屏风前,面前设有一只杯盏,盏中正冒热气。壬章位在他的左下首,对面则是公子原,比其早到片刻,正手捧竹简凝眸沉思。

    “国中扩军?”竹简上的内容并不长,林原却看了许久。眉心拧出川字,始终未曾舒缓。

    "不错。”林珩端起杯盏,细嗅茶汤气息,口中道, “晋地广阔,东有强楚,西有郑蔡,北有广阔荒漠,犬戎各部经年为患。为扫清疆域,扩军势在必行。"

    公子原合拢竹简,习惯性地陷入思考。再三斟酌之后,试探道: “臣直言,请君勿罪。”

    “庶兄是有不解?”

    “正是。"公子原颔首道, "臣曾经在朝听政,却从未参与军事,也不曾从军征战,不详军中诸事。"

    若要扩充三军,该召智氏等人奏对,为何要找他?

    想到林珩的谋略手段,林原不由得脊背发寒,直觉自己应该避开,不应插手此事。看出他的想法,林珩微微一笑,温和道:“庶兄,我言扩军非是三军,而是另立新军。”公子原愕然抬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再立一军?”

    “正是。"林珩放下杯盏,正色道, "立国之初,晋有中军,虎符掌于国君。惠公时创上军,十年创下军。惠公逝后,内廷生乱,两军虎符落于氏族之手,迄今未变。"

    公子原缄默不言,壬章也是恭声聆听。

    “君强臣弱,三军如臂指使。君弱臣强,两军一度不听宣。百年前国乱,氏族兴兵,险将国祚毁于一旦。"

    白皙的手指摩挲杯口,盏中茶汤已冷,色呈浑浊,倒映的暗影模糊不清。

    "父君固然有过,致使前朝混乱难以收拾。然其初心无错。&

    #34;林珩抬眼看向林原,眸光锋利如刀,直刺入对方心中。

    “尾大不掉必成祸患。暂不能夺其虎符收回两军,唯有釜底抽薪削其权柄,以宗室国人相抗,终会令其低头。"

    不低头也无妨。

    届时刀锋染血,师出有名,反而更合林珩心意。

    听完这番话,联系林珩在朝会中所言,公子原脑中喻嗡作响。

    林珩不给他深思的时间,身体微微前倾,沉声道: “庶兄可愿助我?”公子原喉咙干涩,长袖遮挡下,手指微微颤抖。

    他很聪明,纵然陷入震惊,也能迅速分析利弊,推断出利益纠葛。这是林珩给他的机会,也是一场考验。

    若不点头,往后人生同军政无缘,只能碌碌无为,沦落到安平君一样的下场。若是答应下来,他势必要站到氏族的对立面。包括鹿氏,他的舅父都会成为敌人。

    "庶兄意下如何?"

    林珩的声音再度响起,温润和煦却暗藏刀锋。

    公子原苦笑一声,他终究出身林氏,供奉家族宗庙,选择早已注定。

    他起身站到林珩对面,端正整理冠袍,肃然叠手下拜。

    "臣伏惟领命。"

    "善。"

    林珩起身绕过桌案,亲手扶起公子原。两人重新落座,林珩推过一只木盒,里面是他亲笔撰写的竹简,涉及扩军的全部章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