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印刷-第2/3页



    但现在需要突然印制如此数量庞大的书籍。

    对于这两个印刷作坊来。

    工作量实在太大。

    而且朱君洛对此十分重视。

    需要能够短时间内解决这个问题。

    这让印刷作坊主不由得一阵惆怅。

    朱君洛也知道这怨不得印刷作坊。

    而是现在印刷作坊的工艺流程,还停留在手工印刷的阶段。

    虽然印刷质量很好。

    但是其效率实在太低。

    想到这里,朱君洛派人去将吴放请来。

    在等吴放的时候,朱君洛在纺织作坊内转来转去。

    发现印刷作坊内使用的纸张,还都是手工制作的纸张。

    虽然制作工艺很好。

    但朱君洛经过询问后得知,这些纸张在印制书籍的时候。

    会有不少浪费。

    而且这种纸张的规格。

    也限制了印刷作坊的印制速度。

    朱君洛这时才意识到。

    在这么长的时间里。

    他将主要的精力绝大部分都放在军事工业和重工业方面。

    对轻工业的发展却没有重视起来。

    所以龙城有很多轻工业的工厂和作坊。

    依然采用传统的生产制造工艺。

    虽然有一些改进和优化。

    但本质上还是以人力和手工生产制造为主。

    这极大的限制了轻工业的生产效率。

    究其原因,也和龙城之前的发展模式有关。

    以往的龙城发展主要靠军事扩张来带动。

    而龙城的人口数量并不多。

    使用传统生产工艺的这些轻工业作坊。

    已经足够满足龙城人口的需要。

    但是现在来了大量的移民,而且人数在不断的大幅增长。

    这就需要轻工业提高生产效率。

    才能够满足爆发式增长的各种日用品需求。

    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朱君洛在听到曹学明的建议后。

    想到了一个词:文化输出。

    曹学明提出的将原住民部落纳入龙城的教育范围。

    可以加速原住民和大明拉近距离。

    从产生文化的认同感到文化归属。

    并且逐渐的将原住民中的大量青壮人口。

    培养成大明的产业人口。

    这些人经历了大明文化教育后。

    对大明的文化产生了归属福

    另一方面又因此而获得了工作岗位,能够得到高额的薪资报酬。

    从而极大的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

    这样一来,无论他是哪个种族都将和大明产生难以割舍的紧密联系。

    甚至成为坚定的大明拥护者。

    他们的子孙后代将是真正的大明的公民。

    这让朱君洛想到了欧洲人。

    在此时的欧洲,由于资本主义的爆发。

    已经产生了大量的剥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