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来历-第2/3页



    用来防御作战还行,但如果用作进攻的话,之前的手榴弹因为重量的原因,投掷的距离有限,只能交给掷弹兵使用。

    朱君洛考虑到普通步兵除了燧发枪,也需要有近战的投掷弹药,以弥补近距离作战和掩体战壕战的火力空白。

    所以让军工厂加紧仿制。

    虽然朱君洛知道后世的手榴弹威力大,但现在没有威力巨大的烈性炸药,只能先用火药来代替吧。

    而烈性炸药对于刚刚起步的化工业来,还很遥远。

    只能让化工司先把基础打牢,以后有了条件和人才的储备再考虑炸药的事。

    朱君洛看完这两种武器,总体还是比较满意的。

    现在的火器威力和生产能力,已经让朱君洛有了一些直面欧洲殖民军队的底气了。

    从军工厂出来的时候,色已经不早了,朱君洛回到龙城。

    在总督府看着沙盘,陷入了深思。

    朱君洛在思考着下一步的发展规划。

    现在虽然各个方面都在快速发展着,但人口是个最大的问题。

    这片大陆上华夏族人只有这里不到二十万的人口。

    虽然有不少原住民部落,但是人数也不会太多。

    通过一段时间对库塔部落的了解。

    这里的原住民部落生存条件比较落后,大多都还是住着用兽皮或者茅草建造的窝棚。

    最好的也就是用泥土搭建简单的房屋。

    而且他们经常会因为疾病和瘟疫大量死亡。

    虽然出生率很高,但死亡率同样也很高。

    朱君洛想到了华夏故土的华夏族人。

    但现在这里的华夏族人已经很久没见过大海了。

    两百多年前乘坐的船只也早已经化为飞灰了。

    倒是留下了不少船只建造的典籍,和航海的大量记录。

    当时朱允炆带着其它人来到这里的时候,是乘坐着宝船来的。

    谷中的造船资料中也对宝船进行了详细的记载。

    这些典籍中记载,宝船在洪武末年已经出现,但并没有大规模建造。

    朱允炆当时从温州港带走了部分忠于皇室正统的水师。

    在当时,由于和西方长期的贸易往来,对西方的了解较多。

    而往东,那个时候所有人都认为全部是海。

    为了保险起见,他们一直往东走。

    朱允炆本来已经在麻林国登陆,也就是后世的肯尼亚。

    但没有过多久,朱棣就派出数量十分庞大的舰队前来。

    朱允炆只能带着人沿着海岸向南绕过非洲南端继续向西航校

    又在非洲大陆的西边登陆。

    还没有停留多久,朱棣派出的舰队又跟着追过来。

    这个时候,朱允炆知道,他无论往里跑,都会被追上的。

    不由得万念俱灰,正准备自我了断的时候,被跟随他的属下劝解。

    在下属的劝下,死马当活马医,继续往西航校

    终于在长达两个月的航行后,来到了这片新的大陆。

    从最早的近万人,一百多条大型舰船的水师。

    到达这里的时候,已经不足千人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