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开办服装厂



刘巧英不仅给柳荷香和李元庆开办服装厂当挡箭牌,还帮了很多忙。

   开办服装厂需要进行工商注册登记,刘巧英将登记需要的材料,还有登记流程,都详细地告知了柳荷香和李元庆,让他们少走了很多弯路。

   服装厂的缝纫机、包缝机、裁床等机器的采购,也是刘巧英帮忙联系到的厂家,拿货的价格实惠,机器的质量也过关。

   还有服装厂的销路,服装厂都还没有开业,就因为刘巧英拿到了订单。

   在2001年年初,刘巧英经同事介绍,跟在县委工作的一个男公务员处对象,在年尾结了婚。

   她老公上面有一个大哥,也在体制内工作,大嫂娘家很有钱,她工作的那个县城最大的商场就是大嫂娘家开的。

   因为在隔壁县,刘巧英来李家比回她娘家还要方便,所以她经常跟柳荷香来往,两人的关系渐渐地跟亲姐妹也差不了多少,柳荷香每次做新款的女装,都会给她寄。

   刘巧英的大嫂看到她穿的那些衣服,很喜欢,她觉得那些衣服肯定能卖得很好,很久以前她就想让娘家的商场从柳荷香那里进货,只是柳荷香服装生产的产量不够。

   现在终于听说柳荷香要开服装厂,刘巧英的大嫂立马让娘家的商场下了订单。

   服装厂的名字叫荷姿服装生产公司,名字是李若兰取的。

   本来李若兰是不想管的,但是柳荷香和李元庆取的什么庆香、阿庆、阿香服装,真的不是很好听,他们想了很久都没有想出其他好听的名字,李若兰才出手了。

   李若兰还给服装厂画了一个标志,一朵华夏国风元素的水墨荷花,让柳荷香去注册了商标。

   等服装厂的厂房建设、公司注册、设备采购安装等一系列准备活动做完,柳荷香才开始对外招收员工。

   刚开始,柳荷香只打算招八名员工,以后看服装的销量情况再看要不要增加员工的数量。八名员工,很快就招满了,招了六个女的,两个男的。

   女的需要会用缝纫机,男的没有技能要求,但是需要手比较稳,他们以后要负责裁布料和包边的工作。

   柳荷香招工是按照自己需要的条件招的,条件不符的直接筛掉。因为对外宣称服装厂不是自己的,柳荷香的做法,村里那些原本想走后门的人就没有感觉不满。

   关于服装厂做的服装种类,李若兰给了一点建议。

   之前柳荷香做的比较杂,男装、女装和童装,都有做,李若兰建议她把男装先砍掉,主营女装和童装,一般来说,赶集买衣服的都是女人,女人也更愿意在女装和童装上面花钱,女装和童装的需求量更大,价格也更贵。

   柳荷香十分同意李若兰的看法,服装厂现在的主要销售区域是农村的集市,农村男人的衣服,基本上只有两个追求,结实耐穿,还有价格便宜。

   以前她做的男装就不多,她也发现男装不如女装和童装赚钱。

   柳荷香干脆利落地砍掉了男装的生产,李元庆不是很赞同,他觉得自家的男装好看又好穿,卖得也还不错,能赚钱,不做了很可惜。

   不过,李元庆不敢抗议柳荷香的做法。

   服装厂开工的日子,定在2003年的八月份,之前的几个月都忙着筹备开工,所以这一年的暑假没有去百越省柳荷香的娘家。

   从1999年开始,柳荷香每年都回两次娘家,一次在春节,一次在暑假。

   每次她回娘家都会带李若兰,李若兰的任务是帮柳外公和柳外婆检查调养身体。这几年,柳外公和柳外婆的身体被调养的不错,这一年的暑假不回去,柳荷香也不担心。

   服装厂开工之后不久,学校开学了,李若梅到镇上的中学读初一。

   她的学校就在服装厂附近几百米,跟服装厂隔着一条河相对。

   周一到周五,李若梅到学校上课,吃住都在厂里,不用在学校寄宿,柳荷香和李元庆选择在八月份开工就是为了这个。

   上一世,李若梅上初中,周一到周五,是在学校寄宿的,而李若兰上初中,为了省下伙食费,只在学校住宿和吃早餐,中午和傍晚,骑自行车回家吃饭。

   初中的住宿费,一个学期八十,伙食费一个月两百多,单吃早餐一个月十五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