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举荐户部尚书引起的朝堂之争-第2/2页



    “八年呐,孙大人,各位同僚们,你们说,不过八年,就算他再清廉、再宅心仁厚,也不过是新进之辈。”

    “他担任户部左侍郎之职我就觉得他上升得太快了。”

    “而今孙大人竟还推荐他担任户部尚书一职,诸位不觉得这是天大的笑话吗?”

    周应秋仍在喋喋不休的说着,朱元璋也若无其事的听着。

    他早已将周应秋挤眉弄眼的小动作尽收眼底,想看看有哪些朝臣敢附和周应秋的话。

    要是有朝臣敢附和周应秋,那他不是周应秋一党也是心机叵测之人。

    果然,周应秋的话一说完,礼部尚书兼首辅施风来就躬身道;“陛下,臣以为姚明恭资历太浅,还是历练几年为好。”

    “是啊,是啊!”

    “户部掌握着大明的财政,万不可交由少不更事之人前去担当尚书一职啊。”

    随着施风来出列,又有不少官员出声附和。

    朱元璋冷眼看着这群附和的朝臣们,心里早已记下了这群朝臣们的名字以及官职。

    他们有左都御史崔呈秀、工部尚书吴淳夫、太常寺卿倪文焕等等几十位朝中主要的官员。

    朱元璋暗自心惊,这些人真是好手段,一人请命,百官呼应,可真是不简单呐。

    看来,这些人不除,朝堂上就永无宁日。

    孙承宗转过头,看着周应秋,苍老的脸上古井无波。

    他淡淡的道;“周大人,那你认为举荐谁最合适?”

    “本官还是认为首辅举荐的温体仁最为合适。”

    周应秋畅然道;“不知孙大人认为如何?”

    孙承宗不置可否的笑笑,“竟然是首辅大人与吏部尚书力保之人,本官也无话可说。”

    说着,转过头,对朱元璋拱手道;“陛下,老臣年岁也已经老了,恐在朝堂上也有些力所不逮了。”

    “故……?”

    “唉!”

    朱元璋当即温言打断了他的话,笑着说道;“现在正是朝廷用人之时,孙爱卿还老当益壮,怎可轻易请辞?”

    “但……?”

    “孙爱卿休要再说了。”朱元璋沉着脸,摆摆手,制止了孙承宗的话。

    孙承宗无奈的摇摇头,只得作罢。

    对于这位才登基一个来月的新皇帝,孙承宗还看不透他未来的施政方针是什么。

    虽然昨日和今日陛下已展示了强硬的一面,奈何朝中尽是一些不敢担当,却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小人。

    他们结成一个又一个的党派,结党营私、贪腐成风,陛下真的能一展胸中的抱负吗?

    带着深深的疑问,他退回了班列。

    朱元璋着重看了一眼周应秋,目光阴冷,“周爱卿,你刚才是说姚明恭不能担当此任是吧?”

    “你认为他资历尚浅是吧?”

    “那你说说,什么样的人才不算资历尚浅?”

    说着,根本不给周应秋反驳的机会,冷哼了两声,又道;“你吗?”

    “你认为只有像你这样的人才算资历深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