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井底之蛙



    看着王承恩对自己磕头不止,朱元璋叹道;“想不到你这个阉人还是个知恩投报之人。”

    “快去传咱的旨意吧,咱等他回来还有重任交给他呢。”

    王承恩又郑重的磕了一个头,方才站起身,面带喜色的躬身道;“多谢陛下!”

    说完,喜滋滋的转身离去。

    等王承恩走后,朱元璋掀开被子,穿上布鞋,在房间内踱着步子,思索着大明的未来。

    今九边塞王已然名不副实,而其它的藩王业已成了大明的累赘。

    他们在封地内强占农人们的土地,祸害百姓,自己倒是每天莺歌燕舞,花天酒地。

    而百姓们每天只能吃糠咽菜,甚至卖儿卖女以求得一线生机。

    据在籍宗室人口的记录,总数就达到了三十三万之巨。

    想不到自己原先是穷怕了,所以想给子孙们一个好的未来。

    可想不到这却是给自己开创的大明挖了一个大大的坑。

    现如今田地总数的七成完全掌握在宗室们手里,而他们的开支全由朝廷来负担,这令得朝廷的财税入不敷出,真正是苦不堪言。

    自己原先定下的祖训又成为这些宗室们对付朝廷的借口,令那些作为皇帝的子孙们也无可奈何。

    “真是养了一群猪啊!”

    朱元璋愤恨的想着,“比猪还可恨!简直是猪狗不如!”

    “猪养肥了还能作为人们的餐桌上的餐食,可这些宗室们呢?”

    “他们却是对向他们贡献财税的底层老百姓敲骨吸髓,恨不得将这些老百姓榨干为止?”

    “都怨咱呐!”

    朱元璋拍着自己的额头,狠声说道。

    可现在还不是找他们算账的时候,内忧外患,先治理内忧还是治理外患?这让朱元璋犯了难。

    “还是先找一找大明坤舆全图再说吧?”

    朱元璋略一思忖,便有了主意。

    借着朱由检的记忆,他向御书房走去。

    门外,王承恩恭恭敬敬的垂手站着,见朱元璋拉开房门,王承恩立刻迎了上去。

    “陛下,您身体还未全好,万不可操劳过甚啊?”

    朱元璋斜眼瞪了他一眼,笑骂道;“你这个奴婢,你晓得什么!”

    “陛下说的是。”

    王承恩躬着身子,跟在朱元璋的身后,轻声道;“奴婢是不知晓什么。”

    “但奴婢知晓陛下日夜为国操劳,这真是大明之幸,百姓之幸也。”

    朱元璋听完王承恩的一番话,顿时哑然失笑。

    他暗叹一声,“光勤政有个卵用?”

    “要是不将建州女真打得服服帖帖,它迟早又会祸害咱大明的边疆。”

    “要是不将吏治彻底的清理一遍,迟早会引起百姓们揭竿而起。”

    “要是仍由天灾不断,朝廷若没有什么良策,那百姓们也会起兵造反。”

    一想及此处,更坚定了他彻底治理大明的决心。

    见朱元璋不说话,王承恩也将嘴闭上,不一会儿,两人就走进了御书房。

    “给咱把那大明坤舆图找来。”

    王承恩应了一声,赶紧在书架上翻找起来。

    朱元璋站在案牍前,看着桌上如山的奏折,想像着朱由检也如自己在位时一般勤于政务,心中不禁暗叹;“这么多天,可苦了朱由检这个娃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