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郑和宝图,我自行我道-第2/3页
    
    书册封面写着《武当绵掌秘功》,翻开来,分为两个部分。
    前半部分是一整套外功掌法,囊括练力、练功、练招与打法,只缺了武当独门内家气功心决。
    后半部分是柳沉舟在此基础上另辟蹊径,将原本以柔克刚、后发制人、隔软打硬的道家功夫,练成刚柔并济、内外兼修的独门武功。
    就其今日战斗中的表现而言,可说是一门不破的掌法。
    所谓不破,是将一身之心意、气血、内劲、筋骨、皮肉、脏腑吐纳融合,发招之时任意所至,皆能发挥出全部的力量。
    一击之中包含多种杀伤威能,无需刻意变化招式,以不变应万变,令对手无法卸力分化,只能正面迎击,胜败往往一招可决,避免久战不下,拖出变数。
    能将一门在武当派算不得上乘的武功,练到推陈出新的地步,柳沉舟无愧于宗师之名。
    陆泽见识过他亲身示范,感通得知他运劲发力时的内在变化,粗粗阅览一遍,心中已有所悟。
    若是再使太乙玄门剑,原先难以参透的步法、腰胯发力,脊椎、臂膀运力传递,都能节节贯穿,虽然还达不到令狐冲那种挥洒自如的程度,却也足堪大用。
    放下功法,展开卷轴,迎面几个大字冲的他心神一震。
    “郑和航海宝鉴!”
    前世,郑和下西洋的事迹小学生都知道,但因原始史料丢失殆尽,残存的旁证也被焚毁删改的面目全非,多半只能靠考古所得的只言片语猜测,疑点颇多。
    现在,陆泽展开的丝绢上,首先描画了一副世界地图,明晃晃的写着“郑三宝下七洋”,以纤细线条简易勾勒出大概的航线和途径国家,标注代表性建筑和物产,国主名称,以及大明王朝派驻各地的巡检司和铁工商贸站点。
    陆泽眼界大开,这是前世从未得知的新知识,同时也解开了重生以来的部分疑惑。
    当下的大明朝,对海外诸国十分了解,那份天朝上国的自信骄傲绝非盲目自大,而是实打实的文明遥遥领先所带来的优越感。
    这幅航海图上,没有至关重要的航路牵星数据。
    后面的注释说明,另有宝船设计图纸、监造工程记录,舰队规划组成和航行日志,以及对诸国详细的调查报告等等,数量庞大的典籍档案,都藏在一个地方,需要按图索骥才能找到。
    这便是柳沉舟让林震南千里迢迢暗中运送的红货,也是让他送命的根本原因,甚至搭进去了小儿子和整个船帮。
    陆泽瞬间又想到了一段历史疑案,刘大夏焚毁郑和航海资料的传闻,莫非,另有隐情?
    “的确是吓死人的大麻烦啊。”
    虽然他对明史不太了解,却大概了解这王朝中后期,文官士林是何等的嚣张跋扈,肆无忌惮,连皇帝说落水就落水……咦,眼下的正德皇帝,貌似也快了吧?
    陆泽啧啧感叹,拿起最后那张红笺,上面只写着一个人名,一处地址,一句暗号。
    “南京?柳家二公子重文?”
    柳沉舟的遗言中,最后一句落在这里。
    那么“小心天师宫”和“天上”,又是何意?
    陆泽想到扶摇子老道说的“他们”,藏在幕后操纵了浮云子炼丹,宁王造反失败,逼迫柳沉舟仓惶出海,魔教突施暗算……种种隐情,纷繁复杂。
    别的他不敢断言,只是“龙虎金丹”的事情,背后充满了疑点。
    因为他很清楚,这金丹一炉定然是十二枚,必须在推算太阳、太阴、荧惑、岁星合历的时辰,严格按照“十二辟卦”的顺序,以道家“伏食”之法使用,才能起到化凡为仙、脱胎换骨的作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