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晴日渐移珠箔影-第2/3页



   皇后答:“本宫是这样打算的,毕竟位份不仅关乎自己,更关乎家族荣耀,若你们在后宫位份有升,家里人自然更欣慰。”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眼下重点并不在这儿,皇后又继续道:“不过彤社才刚成立,还有很多内容尚待完善,所以暂且还是先以金银首饰作为奖励,等彤社初见成效,本宫就去向皇上和太后回禀此事。”

   三位妃子自然对她心有感激:“多谢娘娘费心周全。”

   但皇后也对她们有所嘱托,她从上座下来,将三人的手拉在一块,“本宫如今还未坐稳胎位,有劳三位姐姐,继续组织彤社活动。”

   三人齐声道:“但凭娘娘吩咐。”

   皇后:“本宫是这样想的,最好每个科目或每两个科目设一个组长,不论位份高低,可以毛遂自荐。组长要制定每月活动内容,并做好记录,不要求每日点卯,也不必把这事当一个任务,能做到维持住大家的热情,并做出成效才最好。”

   她可不想把这件事变成任务,职场压榨那套在她这儿就打止了。

   现代社会里当个社畜的滋味并不好受。

   所以,只要能维持住大家的热情,把这个社团体系地办下去就好了。

   三位妃子信誓旦旦地表示,一定不辜负娘娘所托。

   瞧着她们像打了鸡血似的斗志昂扬,皇后产生了某种错觉。

   好像不经意间,她就画了个饼。

   为了不至于闲得过分无聊,她时不时还会让三妃将彤社日常记录拿给她看,偶尔她也会在记录上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

   那感觉,有点像班主任查作业。

   也有点像皇帝批折子。

   当然,这些事情皇帝并不知道。

   鉴于皇帝对她过分紧张,她有点拿不准他现在对这些事情的态度。

   或许在他眼里,她什么都不必再操心。

   可她不这么认为,彤社是她在后宫的事业,事业是任何时候都得抓在手里的。

   总之,把这些事情安排好之后,她就没有后顾之忧,就这么愉快的又过了一月。

   已到秋天,行宫里早晚都有些凉,但白日里依旧有“秋老虎”作祟。

   所以皇帝会趁着上午太阳好的时候,陪皇后逛园子,下午皇后睡觉的时候他再批折子。

   澄心园到秋天,也有多处成名的景点,譬如四知书屋前头的十八棵大梧桐树,譬如云山胜地的漫山红枫,广元楼下的烟雨朦胧,永佑寺外的黄蕊秋菊。

   置身天地间,连皇帝都觉得,他不像皇帝,倒像个隐居的仙修。

   又安逸,又自在。

   这日逛园子的时候,皇后突然呕了一下,虽只有一下,但她气色瞧着并不太好。

   皇帝又是着急忙慌的请太医,陆川柏诊断后说,这就是正常的孕期反应。

   各人各相,有人一点儿反应也没有,有人吐得吃不下饭,没有办法彻底解决,只能缓解,等满了三个月症状一般就会消失。

   缓解方法也简单,就是每日少食多餐,胃口不佳时饮些生姜酸梅汤。

   为了方便随时看诊,皇帝特许陆川柏也住在行宫,就住在四知书屋旁的耳房里。

   自这日后,皇后闻着油烟味就想吐,有时候光看着菜上边泛着的油光,胃里就翻江倒海。

   她吃的也少,吐也吐不出东西,吐的都是口水和黄水。

   不消几天,她就一脸憔悴。

   起先她还庆幸自己体质好,没有孕吐,现在看来,只是时候未到。

   一个月前她还担心自己胃口大会长胖,一个月后她就悲戚得什么都吃不下。

   那难受劲儿,只要醒了就时刻伴随着她。

   怀个孕简直要了她半条命。

   皇帝心里着急,却也没有好办法,按太后的建议,也找钦天监测过吉位,专辟了间屋子日夜焚香。

   好在他脑袋灵光,想起荣国公府里今年才得的孩子,说不定他那位表弟赵英杰有法子。

   皇帝下了急诏,叫荣国公即刻到行宫面圣。

   如此急诏,荣国公还以为是太后病了,待他赶到四知书屋,一脸焦急地问皇帝,方听皇帝说:“皇后孕吐不止,已有三四日不能正常进食了,你可有什么好法子?”

   他才放下一颗心,因他二人从小感情深厚,皇帝对他多有照拂,所以他们虽为君臣,私底下却什么话都能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