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写向红窗月夜前
庄妃自从上次被太后明里暗里敲打一番后,便埋头在自己宫里做女红。
她也没什么特别的爱好,以前还会画画花草树木,现如今就只是描描花样子,年轻时的爱好仿佛变得上辈子那么久远。
彤社开设科目的事进展得如火如荼,她却提不起兴趣,看着别人那份热闹,她觉得愈发孤寂了,连宁妃那样的人,都一改往日蛮横,反而变得娇俏调皮起来,只有她还停留在原地。
她十三岁就入宫跟了皇帝,也许是在宫里待得久了,心境慢慢老下去,才二十四岁的年纪,却觉得一辈子已经过完。
她跟皇帝已经好几个月没有单独说上话了,每天只能熬油似的熬着,她这份儿单相思,称得上是苦恋。
以前大家都差不多地熬,现在其他人都换了种活法,看着新鲜又热烈,她既羡慕她们,又怨恨自己。
要论起来,女红是所有闺阁女子的必修课,宫里人人都会,但真进了宫,却也用不着她们亲自动手,所以这项手艺就渐渐荒废掉了。
只有有了公主阿哥,才会重新拾掇起来,做点小衣服小鞋袜,尽尽慈母心意。
靖妃知道庄妃日子过的不舒心,一直留意着。她的三阿哥也在阿哥所,听带他的傅姆说三阿哥很亲大阿哥,下了课兄弟两常一处玩。
宫里孩子不多,每位阿哥都另有两位同龄的陪读,但大概是兄弟情深,他们更乐意和自家兄弟在一块玩。
这次皇后将彤社开科目的事情交给她去办,她就着意加了女红这一项,为的就是让庄妃也能参与其中。
这日傍晚时分,庄妃正在廊下绣一件米色葛纱袍,宫女还来不及通报,就听一个声音响起:“姐姐怎么在这里绣衣服,待会儿儿太阳落了西,蚊虫可就出来觅食了。”她放下手里的活计,伸着头一望,才见靖妃穿过回廊朝她这边来了。
“呀,妹妹来了。”她起身迎过去,二人互相见了礼,依旧坐在廊下的凳子上,方道:“屋子里待一整天也觉得闷,白天怕日头晒,这会不冷不热的倒正好。”
靖妃见她绣绷子上固定的一块正在绣五彩云纹,便问:“又在给大阿哥做衣服呢?”
庄妃边将绣针收回针黹盒里,边答:“大阿哥的衣服前几日已经送去了,这是给三阿哥做的,大阿哥说他作为哥哥,不能只他有而弟弟没有,这话倒叫我惭愧,所以这几日抓紧着做完了送过去。”
“妹妹感念姐姐这份儿心意,我虽为三阿哥生母,为他做的衣裳还不及姐姐为他做的一半多,合该是我惭愧才对。”靖妃打心眼里感激庄妃,她自己碍着宫规,怕对阿哥关怀太过,惹得太后皇上不悦,所以总记着分寸。
从前宫里的孩子自打生下来就放到阿哥所养,但时常会发生孩子夭折的情况。
宫女嬷嬷伺候,要么就是尽心太过,养得太精细,像温室里的花朵,稍有风吹雨打就扛不住走了;要么就是养得太糙,只听老话讲“要想小儿安,三分饥与寒”,就简单的让他们饿着冻着,长此以往,小孩子体质差,还是扛不住走了。
到先帝爷那会儿,才改了这个规矩,准许阿哥公主在生母膝下养到两岁多,等会走路会说话了,才到阿哥所去。
之所以到阿哥所,是为了防止生母娇养太过,也是为了防止外戚干政。
多年来,凛朝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导皇子的体系课,等阿哥们长到十二岁,能明辨是非了,就可以每月去母妃宫中问安。
“这些都是小事,尚衣局里多的是成衣,原也用不着咱们自己动手,但一针一线,总归是份儿心意,咱们在宫里一处相伴这么久,我自然把你的孩子当我的孩子一样待。”庄妃说着就拉了靖妃的手道:“咱们进去说话吧,仔细待会儿真的喂蚊子了。”
进到室内,里头早有宫女点了防蚊的熏香。
因外边还亮堂,二人便坐在雕花漏窗下的炕上闲聊,靖妃瞧那炕角还放着一摞纸,面上第一张描了幅水仙花,清逸又灵动,便指着这摞画稿对庄妃道:“可否借妹妹一观?”
庄妃递过去说:“都是随手画的花样子,绣在夏天的衣裳上正合适,原预备着给两位阿哥做完衣服就开工的,叫妹妹见丑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