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便是人间好时节



大雁山山脚往南不远处,有一个小园子,园子里有一眼池塘——唤“洗心池”。

   池塘上搭建了些回廊亭台,小景也别致,以往普华寺上香的贵客们常来此处闲坐,洗洗心尘。

   因要接待皇家行辕,掌銮仪卫事大臣马蔺早几日便着人封锁此处,将园中亭台楼阁重新粉饰,拱桥底下加装一条暗网,网内框了近百尾锦鲤。

   这些锦鲤个个肥头大脑,只要听见脚步声就一齐挤在桥底张大嘴巴等吃的,观赏性十足。

   洗心池内荷花不算多,池面空旷,添三五只白鹭鸭更显生动,再置五六只小舟,池内泛舟亦是种好消遣。

   亭台中早备好瓜果茶水,一应笔墨纸砚俱全,嫔妃们倘若想吟诗作画,也是景中之景,皇帝必然喜欢。

   马蔺掌管皇帝出行大小事宜,官职很高,颇得皇帝信任,领命办差,自是务求短时间内尽善尽美。

   于是安置园子的同时,又在园子的东北面,隔着两排大垂柳另辟了一块马场,并精心挑选数匹性子温顺的宝马,供贵人们骑行。

   是以午膳过后,皇帝及后宫众人往园子走时,竟觉一步一小景,颇有韵味。

   皇帝亲自赞了他一句“差事办的不错”,算是对他辛苦数日的一种极高褒奖了。

   宋钰见拱桥底下锦鲤簇拥,兴致勃勃的洒起鱼食。

   皇帝和嫔妃们也围在旁边看,每洒一次食桥底下就有几十条鱼争抢,泛起大片水花,有的鱼甚至被挤出水面,不时有人惊呼“这一尾好大”、“这一条更胖”。

   喂了一会鱼食,宋钰见皇帝被众嫔妃左右环绕,言笑晏晏,而她像是被孤立一般,身后只站了翠洗和竹息两个,喂鱼也喂得没啥意思。

   她四处瞧了瞧,恰见杨柳外围了个马场,便将鱼食递给翠洗,径自往马场去了。

   待她走近了看,才发现这些马体格高大,结构匀称,头部小巧伶俐,眼大眸明,头颈高昂,四肢强健。

   问了驭马的太监,才知道这是伊犁马,比她之前在宋府时骑的内蒙马高了不少。

   在宋府时她还勉强会骑,这会却连踩脚蹬都得搭凳子,再由两个宫女搀扶着上马。

   刚坐上去她就有点打退堂鼓,这简直高的令人发慌,心里止不住的想,这摔一下得很疼吧,可千万不能摔下来。

   万幸马是温顺的,由小太监牵着马辔缓步向前。

   她紧紧握住手里的缰绳,双腿夹住马肚一刻不敢松,上半身僵直地随马步前后摇晃,才绕了一圈,就觉得累惨了。

   更惨的是,她眼瞧着贞嫔不用人搀扶,一跃就踩着马镫上了马,提了缰绳就纵马驰骋,这技术着实令人羡慕。

   她心里一直有个执念,不会骑马就不是个合格的古代人。

   在古代学骑马,就跟现代社会里人人都要学开车一样,所以她下定决心一定要学会。

   宋钰仔细瞧着贞嫔的动作,也学着她伏在马背上摸摸马颈,亲昵地拍拍马儿,身体略前倾,双脚踩住马鞍,轻轻一声“驾”。

   那马撒开蹄子慢跑起来,牵马的太监并不敢松手,也跟着一并跑。

   速度不快,但她被颠得几乎要坐不住,彷徨然总感觉找不到支撑点,心里越来越怕,只得连声喊道:“快停下,快停下。”

   牵马的太监极力往回拽,贞嫔也并驾齐驱扶住她的后背。

   待停下来,贞嫔见她一双脸煞白,显然是被吓着了,“娘娘别怕,这些都是精挑细选的宝马,性子温顺,您不用太紧张,您一紧张,这马也跟着紧张了,您先试着放松坐,就当自己在乘肩舆。”

   见皇后没那么紧张,贞嫔又亲自牵着马辔,带她踱步了几圈。

   “怎么样,这会儿是不是找着点感觉,腰身没那么硬了”

   “还真是!”宋钰忍不住夸赞她,“你可真厉害。”

   “这算不得什么,娘娘您学会之后一样也能骑得好。”

   “谢谢你愿意教我。”

   “娘娘客气了,说句僭越的话,臣妾瞧娘娘势必要学会骑马的这份决心,似曾相识。臣妾小时候非要骑大马,从马背上仰面摔下瞬间没法呼吸,幸而医馆施针及时才捡回一条命,以臣妾之愚钝尚且能学会,娘娘聪慧,必然一点就通。”贞嫔朝皇后莞尔一笑,两颗小酒窝印在脸上好看极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